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出现输血反应怎么处理

| 1人回答 | 2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出现输血反应怎么处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出现输血反应时,需要立即停止输血并进行紧急处理。输血反应可能原因包括过敏、急性溶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等。
1、过敏反应:可能在输血中出现荨麻疹和瘙痒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用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进行急救。在医生指导下,必要时可使用肾上腺素。
2、急性溶血反应:由ABO血型不匹配等引起,有发热、胸痛和红色尿液等症状。立即停止输血并进行血液样本分析,必要时进行利尿处理以增加尿液排出,防止肾功能受损。
3、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症状包括发热和寒战。应停止输血,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来缓解症状,并监控患者生命体征。
出现输血反应的治疗关键是立即中止输血,并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快速应对才能保障患者安全。在任何输血前,进行详尽的交叉配型和过敏史询问,能有效减少输血反应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A型流感病毒感染会低烧吗

A型流感病毒感染可能出现低烧,典型症状包括低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发热程度主要与病毒毒力、免疫状态、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1.病毒特性

A型流感病毒可通过血凝素蛋白直接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初期多表现为37.3-38℃低热。

2.免疫反应

机体释放白细胞介素-1等致热原细胞因子引发发热,儿童及老年人因免疫应答差异更易出现持续低烧。

3.并发症

合并肺炎或中耳炎时可能出现反复低热,需通过胸部X线、血常规等检查明确。

4.特殊人群

孕妇、慢性病患者等群体感染后低烧概率较高,可能与激素水平及基础疾病相关。

建议感染期间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监测体温变化,若72小时后仍持续低热或出现气促等症状应及时复查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