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孩子高烧不退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病因治疗、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高烧通常由感染性因素、免疫反应、环境过热、严重疾病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孩子颈部、腋窝等部位,避免酒精或冰水刺激。保持室温适宜,减少衣物覆盖,同时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2、药物退热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布洛芬混悬液或小儿退热栓。发热超过38.5℃时用药,避免阿司匹林等儿童禁用药。
3、病因治疗可能与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感染有关,表现为咳嗽或耳痛。需针对病原体使用奥司他韦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
4、就医评估持续高热超过72小时伴意识模糊需急诊,进行血常规和病原学检测排除脑膜炎等重症,必要时住院静脉补液治疗。
观察孩子精神状态变化,发热期间给予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体温稳定后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喝母乳的宝宝通常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具体时间可能受生长发育状况、消化能力、营养需求、喂养环境等因素影响。
1、生长发育:宝宝需具备头部控制能力、坐姿稳定等发育基础,家长需观察其是否能靠坐并表现出对食物的兴趣。
2、消化能力:6个月后宝宝肠道消化酶逐渐成熟,家长需从单一糊状食物开始尝试,如强化铁米粉。
3、营养需求:母乳中铁元素逐渐不足,家长需优先添加富含铁和锌的辅食,如肉泥或绿叶蔬菜泥。
4、喂养环境:避免在宝宝患病或接种疫苗期间引入新食物,家长需选择宝宝情绪稳定时少量试喂。
初期辅食应保持原味清淡,每次仅引入一种新食物并观察3天,逐步增加稠度和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