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缺铁性贫血治疗方法是什么

|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问题描述:
缺铁性贫血治疗方法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杨小凡
杨小凡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缺铁性贫血可通过饮食调节、口服铁剂、静脉补铁、病因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病主要由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慢性失血、需求增加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节

增加红肉、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摄入,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利用。

2、口服铁剂

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等口服制剂可补充铁元素,治疗周期通常需要3-6个月。

3、静脉补铁

严重贫血或口服不耐受者可选择蔗糖铁、右旋糖酐铁等静脉制剂,需监测过敏反应。

4、病因治疗

可能与消化道出血、月经过多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心悸等症状。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止血、激素等治疗。

日常注意均衡膳食,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治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症状。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婴儿喜欢趴着睡是怎么回事

婴儿喜欢趴着睡可能与寻找安全感、缓解肠胀气、温度调节不当、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趴睡时需密切观察呼吸状态,避免窒息风险。

1. 寻找安全感

胎儿期蜷缩姿势延续至出生后,趴睡时肢体接触床面能模拟子宫环境。家长需确保床垫硬度适中,移除周围松软物品,定期帮助调整睡姿。

2. 缓解肠胀气

腹部压力可减轻肠绞痛不适,多发生在喂养后。家长可进行顺时针腹部按摩,喂奶后竖抱拍嗝,必要时使用西甲硅油乳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

3. 温度调节不当

穿着过多或室温过高时,趴睡利于散热。建议保持室温24-26℃,穿着纯棉单层衣物,使用睡袋替代被子,避免过热导致捂热综合征。

4. 发育异常

可能与肌张力异常、胃食管反流等病理因素相关,常伴进食困难、异常哭闹。需儿科评估,胃反流可使用铝碳酸镁颗粒、多潘立酮混悬液等药物干预。

建议家长每日进行俯卧抬头训练以增强颈部力量,睡眠期间采用仰卧位为主,定期体检排除发育问题,发现呼吸异常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