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5次阅读
肠梗阻一直打嗝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药物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灌肠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肠梗阻通常由肠粘连、肠扭转、肠道肿瘤、粪石堵塞、肠套叠等原因引起。
1、禁食胃肠减压
肠梗阻患者需立即禁食并通过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减少胃肠道积气积液。打嗝可能与肠管扩张刺激膈神经有关,减压后多数患者打嗝症状可减轻。治疗期间需监测引流液性状和量,记录24小时出入量。
2、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抑制呃逆,注射用生长抑素减少消化液分泌。若存在感染需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药物需通过静脉给药,避免加重肠道负担。肠梗阻患者口服药物吸收差且可能加重梗阻。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持续打嗝可能导致呼吸性碱中毒,需静脉补充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严重呕吐患者易出现低钾血症,需监测血钾水平并及时补充氯化钾注射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助于恢复肠蠕动功能。
4、灌肠治疗
对低位肠梗阻可使用甘油灌肠剂或温肥皂水灌肠,促进粪便排出。灌肠压力需控制在60厘米水柱以下,避免肠穿孔。该方法对粪石性梗阻效果较好,但肿瘤或肠扭转所致梗阻禁用。
5、手术治疗
经24-48小时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肠绞窄时,需行肠粘连松解术或肠切除吻合术。术后可能遗留短肠综合征等并发症。手术解除梗阻后,打嗝症状通常随之消失。需警惕术后再粘连导致梗阻复发。
肠梗阻患者恢复期应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避免豆浆、牛奶等产气食物。每日适当走动促进肠蠕动,但避免剧烈运动。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腹部CT,观察肠管通畅情况。若再次出现腹痛腹胀或打嗝加重,需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