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脾破裂后遗症是什么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脾破裂后遗症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禚洪庆
禚洪庆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脾破裂后遗症主要包括腹腔感染、脾功能减退、继发性出血、膈下脓肿、血栓形成等。脾破裂通常由外伤、自发性破裂或病理性因素引起,需根据后遗症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疗。

1、腹腔感染

脾破裂后腹腔内积血可能成为细菌培养基,导致感染性腹膜炎。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发热、腹痛加重、白细胞升高等表现。治疗需静脉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严重时需手术引流。

2、脾功能减退

脾脏切除或部分切除后,机体清除衰老红细胞和免疫功能可能下降,易发生血小板升高和荚膜细菌感染。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必要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等预防感染。

3、继发性出血

脾脏创面血管结扎不牢固或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迟发性出血,表现为突发腹痛、血压下降。需紧急CT检查确认出血部位,视情况选择血管介入栓塞或二次手术止血。

4、膈下脓肿

脾窝积液继发感染可形成膈下脓肿,出现呃逆、肩部放射痛、弛张热等症状。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等广谱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方式。

5、血栓形成

脾切除后血小板反应性增高可能引发门静脉系统血栓,表现为腹胀、便血等门脉高压症状。需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监测D-二聚体变化,必要时行血管再通治疗。

脾破裂术后应定期复查腹部超声和血常规,3-6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类,适量补充含铁食物预防贫血。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腹痛或皮下瘀斑时需及时就医,警惕迟发性并发症。术后免疫功能低下者应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调节药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弥漫性食管痉挛的原因有哪些

弥漫性食管痉挛可能由心理因素、饮食习惯、胃食管反流、神经功能异常、食管肌肉病变等原因引起。 1、心理因素:长期焦虑、紧张或情绪波动可能影响食管神经调节功能,导致食管肌肉异常收缩。缓解方法包括心理疏导、放松训练和规律作息,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2、饮食习惯:进食过快、过烫或过硬食物可能刺激食管黏膜,引发痉挛。建议细嚼慢咽,避免过烫食物,选择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如粥、蒸蛋等。 3、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可能导致食管肌肉异常收缩。减少高脂肪、辛辣食物摄入,避免餐后立即平躺,睡前2小时不进食。 4、神经功能异常:食管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可能导致肌肉协调性下降,引发痉挛。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放松运动如瑜伽、散步等。 5、食管肌肉病变:食管肌肉本身存在炎症、纤维化等病变可能导致痉挛。避免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日常生活中,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避免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有助于促进消化功能,改善食管健康。注意情绪调节,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良好作息习惯,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弥漫性食管痉挛。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