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甲状腺术后并发症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甲状腺术后并发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玮琰
周玮琰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甲状腺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声音嘶哑、低钙血症和甲状腺危象,需要根据具体症状及时就医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术后患者应遵循医嘱并进行定期复查,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加重。
1、声音嘶哑或声音改变:
甲状腺手术可能导致喉返神经受到刺激或损伤,从而出现声音嘶哑或声音改变。这通常是暂时性的,但在少部分情况下可能会成为永久性问题。对于轻度声音改变,可以通过声带休息、避免大声说话或唱歌来缓解。若声音问题持续,应咨询耳鼻喉科可进行喉镜检查以评估声带功能,如果必要可以考虑声带手术或注射治疗来改善。
2、低钙血症:
甲状腺手术过程中,甲状旁腺可能因手术操作受到损伤或血供中断,导致钙调节功能障碍,引起低钙血症。患者可能出现麻木感、手足抽搐或口周刺痛感等症状。低钙血症一般通过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改善。建议患者遵医嘱定期检测血钙水平,必要时通过静脉补钙来快速纠正症状。
3、甲状腺危象:
尽管较为罕见,甲状腺载量手术后的患者可能由于激素水平波动,发生甲状腺危象,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多表现为高烧、心跳过快、意识模糊等症状。一旦出现这类问题,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治疗,通常需要急性抗甲状腺药物、输液、补充电解质及相关生命支持措施。
术后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均衡和营养。避免高碘饮食,同时遵医嘱服用相关药物,并进行规律的甲状腺功能检测。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早就医,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胰腺癌病人临死前的15个征兆

胰腺癌病人临死前的15个征兆包括体重急剧下降、持续性腹痛、黄疸、食欲丧失、极度疲劳、恶心呕吐、腹水、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皮肤瘙痒、尿量减少、便秘或腹泻、低血压、发热、出血倾向。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与胰腺癌晚期肿瘤扩散、器官功能衰竭有关,需及时就医并采取对症治疗。 1、体重急剧下降:胰腺癌晚期患者常因肿瘤消耗和食欲不振导致体重快速减轻。建议通过高热量、高蛋白饮食补充营养,必要时可考虑肠内营养支持。 2、持续性腹痛:肿瘤压迫或侵犯周围组织可引起持续性腹痛。可使用止痛药物如吗啡缓释片10-30mg口服,每12小时一次,或芬太尼透皮贴剂25-100μg/h,每72小时更换一次。 3、黄疸:肿瘤阻塞胆管导致胆汁淤积,引发皮肤和巩膜黄染。可通过内镜下胆管支架植入术或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缓解症状。 4、食欲丧失:肿瘤消耗和消化道功能障碍导致食欲减退。可尝试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必要时使用甲地孕酮160mg口服,每日一次,刺激食欲。 5、极度疲劳:肿瘤消耗和代谢紊乱导致患者极度疲乏。建议保证充足休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避免过度劳累。 6、恶心呕吐:肿瘤压迫消化道或化疗副作用引起恶心呕吐。可使用止吐药物如昂丹司琼8mg口服,每8小时一次,或多潘立酮10mg口服,每日三次。 7、腹水:肿瘤转移至腹腔或低蛋白血症导致腹水积聚。可通过腹腔穿刺引流术缓解症状,同时补充白蛋白10-20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8、呼吸困难:肿瘤压迫肺部或胸腔积液导致呼吸困难。可通过胸腔穿刺引流术或氧疗缓解症状,必要时使用吗啡5-10mg皮下注射,每4小时一次,减轻呼吸困难。 9、意识模糊:肿瘤转移至脑部或代谢紊乱导致意识障碍。需及时就医,进行头颅CT检查,必要时使用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减轻脑水肿。 10、皮肤瘙痒:胆汁淤积导致胆盐沉积于皮肤,引发瘙痒。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10mg口服,每日一次,或外用炉甘石洗剂,每日三次。 11、尿量减少:肾功能衰竭或脱水导致尿量减少。需监测尿量,补充液体,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12、便秘或腹泻:肿瘤压迫肠道或化疗副作用导致排便异常。便秘可使用乳果糖15-30ml口服,每日一次,腹泻可使用洛哌丁胺2mg口服,每4小时一次。 13、低血压:肿瘤消耗或感染导致循环衰竭。需监测血压,补充液体,必要时使用多巴胺5-20μg/kg/min静脉滴注,维持血压。 14、发热:肿瘤坏死或感染导致发热。需进行血常规和血培养检查,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1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控制感染。 15、出血倾向:肝功能衰竭或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血。需监测凝血功能,补充维生素K110m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必要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胰腺癌晚期患者的护理需注重营养支持,建议选择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如鱼肉、豆腐、鸡蛋,避免油腻、辛辣食物。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保持心情愉悦。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家属需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陪伴患者度过最后时光。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