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内镜下治疗早期胃癌的方式主要有内镜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下射频消融术、内镜下激光治疗术、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等。早期胃癌的治疗需根据病灶大小、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综合评估。
1、内镜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切除术适用于直径不超过20毫米的黏膜内癌,通过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使病灶隆起后,用圈套器切除。该方法创伤小且能保留胃功能,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或穿孔,需配合病理检查确认切缘阴性。术后需禁食1-2天并定期复查胃镜。
2、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可完整切除更大范围的早期胃癌病灶,适用于直径超过20毫米或浅层黏膜下浸润的病变。通过电刀逐层分离黏膜下层,实现整块切除。该技术对操作要求较高,可能发生迟发性出血,术后需使用质子泵抑制剂4-8周促进创面愈合。
3、内镜下射频消融术
内镜下射频消融术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热能破坏癌细胞,适用于高龄或合并严重疾病的患者。治疗时需精准控制能量输出避免深层组织损伤,可能引起胸骨后疼痛等不适。该技术对平坦型病变效果较好,但需多次治疗确保完全消融。
4、内镜下激光治疗术
内镜下激光治疗术利用激光汽化肿瘤组织,特别适合贲门部等特殊部位的早期胃癌。钬激光或Nd:YAG激光可精确控制作用深度,治疗时需注意避免穿孔风险。术后可能形成溃疡,需配合抑酸药物和黏膜保护剂治疗。
5、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通过电离氩气产生高温凝固肿瘤组织,适用于浅表扩散型早期胃癌。治疗时氩气束可均匀覆盖不规则病灶,但过度凝固可能导致狭窄。该方法操作简便,术后需密切观察有无迟发出血情况。
早期胃癌患者治疗后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规律进食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术后3个月内禁止饮酒和吸烟,定期复查胃镜和肿瘤标志物检测。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出现黑便或腹痛加重需立即就医。保持良好作息和情绪稳定对预防复发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