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宝宝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药物退烧、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发热通常由感染、脱水、疫苗接种反应、中暑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宝宝颈部、腋窝等部位,避免酒精或冰水刺激。保持室温适宜,减少衣物包裹。
2、补充水分:家长需少量多次给宝宝喂母乳或温水,预防脱水。可适当补充口服补液盐,观察排尿情况。
3、药物退烧:体温超过38.5℃时遵医嘱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退热栓。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4、就医评估:3月龄以下发热、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或伴随抽搐需立即就医,可能与肺炎、尿路感染、脑膜炎等疾病有关。
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避免捂热,发热期间宜进食清淡流质食物,如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
宝宝喉咙沙哑伴有轻微的咳嗽可通过保持室内湿度、适当饮水、避免刺激性食物、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通常由哭闹过度、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等原因引起。
1、保持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增加空气湿度,避免干燥空气刺激咽喉黏膜。家长需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细菌滋生。
2、适当饮水少量多次饮用温水帮助缓解喉咙干燥。家长需避免让宝宝饮用过冷或过热的液体。
3、避免刺激性食物暂时停止食用辛辣、酸性或坚硬食物。家长需选择温软易吞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4、遵医嘱用药可能与病毒性喉炎、过敏性咽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声嘶、干咳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小儿咽扁颗粒、开喉剑喷雾剂、孟鲁司特钠颗粒等药物。
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呼吸困难、发热等情况,家长需立即带宝宝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