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小孩晕可能由遗传因素、低血糖、贫血、耳部疾病等原因引起,家长需注意观察并及时就医。
1、遗传因素:部分儿童因家族遗传易出现晕厥倾向,家长需记录发作频率并配合医生进行基因筛查,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氟氢可的松、米多君等药物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2、低血糖:长时间未进食或挑食导致血糖过低,表现为头晕出汗,家长需定时提供饼干水果等零食,发作时可口服葡萄糖溶液缓解。
3、贫血:缺铁性贫血常见于挑食儿童,伴随面色苍白乏力,家长应增加红肉动物肝脏摄入,医生可能建议补充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右旋糖酐铁等药物。
4、耳部疾病:前庭神经炎或良性阵发性眩晕可导致平衡障碍,常伴呕吐耳鸣,需耳鼻喉科检查确诊,急性期医生可能开具地芬尼多、倍他司汀等前庭抑制剂。
建议家长避免让孩子长时间站立或突然改变体位,保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发作时立即平卧抬高下肢并监测生命体征。
新生儿呕奶可能由喂养姿势不当、胃容量小、胃食管反流、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拍嗝处理、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1、喂养姿势不当哺乳时婴儿头部过低或含接不良易吞入空气。建议家长采用半竖立位哺乳,喂奶后保持婴儿头高脚低体位15分钟。
2、胃容量小新生儿胃呈水平位且容量仅5-7毫升。家长需少量多次喂养,单次奶量不超过30毫升,间隔2小时哺乳一次。
3、胃食管反流可能与食管下端括约肌发育不全有关,表现为进食后喷射性呕吐。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西甲硅油乳剂、铝碳酸镁颗粒等药物。
4、幽门狭窄因幽门肌层肥厚导致梗阻,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加重呕吐。需超声确诊后行幽门环肌切开术,术后配合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胃肠功能。
家长应记录呕吐频率与性状,选择防胀气奶瓶,哺乳后竖抱拍嗝10分钟。若出现体重不增或胆汁样呕吐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