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结核病科

肠结核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肠结核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芸
李芸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常继发于肺结核。肠结核起病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可仅有消化不良症状,患者常伴有活动性肠外结核,其临床表现可被遮盖而被忽略。在急性进展期则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盗汗、腹痛、腹泻、体力减弱、消瘦及苍白等症状,易误诊为原发病(如肺结核等)的恶化。腹泻是溃疡型肠结核的主要表现之一,每日排便2~4次不等,粪便呈糊样,或水样,通常无肉眼可见的粘液、脓或血液,不伴里急后重。但在病变严重、范围广泛的患者,腹泻次数则可增多,甚至每日达10余次,可有恶臭,有时糊便出现粘液、脓液,血便少见。此外间有便秘,大便呈羊粪状,隔数日再有腹泻,腹泻与便秘交替。腹泻前常有右下腹隐钝痛,伴上腹脐周牵涉痛,有时腹痛在进餐时诱发,便后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并发肠梗阻时,有腹绞痛,常位于右下腹,伴腹胀、肠鸣音亢进、肠型与蠕动波。患者常有结核病毒血症,表现为午后低热、盗汗、消瘦、乏力等。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脊柱结核肺部会怎样治疗方法

脊柱结核肺部可通过抗结核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脊柱结核肺部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咳嗽、胸痛、发热等症状。 1、药物治疗:抗结核药物是治疗脊柱结核肺部的首选方法。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300mg/天、利福平450mg/天和吡嗪酰胺1500mg/天。这些药物需联合使用,疗程通常为6-9个月,具体用药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药物副作用。 2、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脊柱结构严重受损的患者,需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病灶清除术和脊柱融合术。病灶清除术通过切除感染组织,减少结核菌负荷;脊柱融合术则用于稳定脊柱结构,防止进一步畸形。术后需继续抗结核治疗,确保感染完全控制。 3、营养支持:脊柱结核肺部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需加强营养支持。建议增加高蛋白食物如鸡蛋、鱼类和豆制品,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D,增强免疫力。必要时可口服营养补充剂,改善身体状态。 4、康复训练:在病情稳定后,可进行适度的康复训练,帮助恢复脊柱功能和肺活量。推荐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以及脊柱伸展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姿势。训练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劳累。 5、心理疏导:脊柱结核肺部患者常因长期治疗和生活受限产生心理压力,需进行心理疏导。可通过心理咨询、支持小组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脊柱结核肺部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高脂肪和高糖饮食。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增强体质,但需避免剧烈活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定期复查,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病情恢复和预防复发。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