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3周岁孩子接种流脑AC疫苗后反复发热可能与疫苗反应、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流脑AC疫苗是预防A群和C群脑膜炎球菌感染的重要措施,接种后可能出现短暂发热,通常持续1-2天。若发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9℃,需警惕合并其他感染,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血常规等指标。
疫苗引起的发热通常出现在接种后6-24小时,体温多在37.5-38.5℃之间,可能伴随食欲减退、接种部位红肿等症状。这种反应属于机体正常免疫应答,可通过物理降温、多饮水等方式缓解。疫苗成分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时,可能释放致热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但一般无须特殊处理。
持续高热或反复发热超过72小时需考虑其他病因。常见原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尿路感染等,这些疾病可能因接种时机体免疫力暂时下降而继发。细菌性感染可能伴随咽痛、耳部渗液、排尿哭闹等症状,病毒性感染可能出现流涕、咳嗽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如C反应蛋白升高可能提示细菌感染。
家长应保持孩子充足休息,维持室内通风,穿着透气衣物。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记录发热时间、最高温度及伴随症状,就医时向医生详细说明疫苗接种时间。若出现精神萎靡、抽搐、皮疹等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