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肠道准备清洁度标准主要用于评估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清洁效果,通常分为四级(优秀、良好、一般、差),具体标准与残留粪便量、黏膜可见度直接相关。
1、优秀标准肠道黏膜完全暴露,无粪便残留或仅有少量透明液体,结肠各段视野清晰无遮挡。
2、良好标准黏膜可见度达80%以上,存在少量半固态粪便残渣,可通过冲洗清除不影响检查。
3、一般标准黏膜可见度50%-80%,粪便残渣附着较多需反复冲洗,可能遗漏小型病变观察。
4、差标准黏膜可见度不足50%,大量固态粪便覆盖肠壁,需重新进行肠道准备后检查。
建议检查前3天低渣饮食,严格按医嘱服用清肠药物,清洁度不足可能增加漏诊风险需重新准备。
肠镜检查前后需注意饮食调整、肠道准备、用药管理和术后观察,具体包括检查前低渣饮食、清肠剂服用、暂停抗凝药物,检查后避免剧烈运动和观察出血情况。
1、饮食调整检查前3天需低渣饮食,避免食用红色食物及高纤维蔬菜水果,检查后2小时可饮温水,无不适后可逐步恢复清淡软食。
2、肠道准备检查前1天按医嘱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等清肠剂,直至排出清水样便,肠道清洁不彻底可能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
3、用药管理检查前需告知医生当前用药情况,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通常需停用3-7天,糖尿病患者应咨询医生调整降糖方案。
4、术后观察检查后可能出现轻微腹胀腹痛,若持续加重或出现便血、发热需立即就医,活检患者1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和长途旅行。
检查后24小时内禁止驾驶或签署重要文件,建议由家属陪同返家,保持充足休息并记录异常症状及时反馈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