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4次阅读
宝宝肠梗阻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胀、呕吐、排便异常、腹部包块。
1、腹痛腹胀:早期表现为阵发性哭闹不安,伴随腹部膨隆。建议家长轻揉宝宝腹部观察缓解情况,若持续需就医。
2、呕吐:呕吐物初期为胃内容物,后期可能出现胆汁样液体。家长需保持宝宝侧卧位防止误吸,记录呕吐频率。
3、排便异常:可能出现完全停止排便或仅排出少量黏液血便。家长需记录排便次数及性状,避免使用开塞露等自行处理。
4、腹部包块:部分患儿可在腹部触及腊肠样肿块,多伴有压痛。家长发现异常包块应立即就医排查肠套叠等急症。
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儿科就诊,避免喂食并记录症状变化时间,完善腹部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
肛裂可通过温水坐浴、调整饮食、局部用药、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肛裂通常由便秘、分娩损伤、炎症刺激、肛门括约肌痉挛等原因引起。
1、温水坐浴每日用40℃左右温水坐浴10-15分钟,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坐浴后可外涂凡士林保护创面。
2、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推荐食用西梅、火龙果、燕麦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持大便松软通畅。
3、局部用药急性期可使用硝酸甘油软膏、地尔硫卓软膏等缓解括约肌痉挛,慢性裂口可选用复方角菜酸酯栓促进愈合。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4、手术治疗经久不愈的慢性肛裂可考虑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手术创伤小且复发率低。术后仍需保持肛门清洁和规律排便。
建议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久蹲用力,便后清洁使用柔软无香纸巾。若出血持续或疼痛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