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 脊髓炎

脊髓休克恢复是什么意思?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脊髓休克恢复是什么意思?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脊髓休克恢复是指脊髓损伤后暂时性功能丧失后逐渐恢复的过程。脊髓休克通常由外伤、缺血、炎症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暂时性丧失,恢复期可能伴随神经功能部分或完全重建。

1、病理机制

脊髓休克源于急性损伤导致的神经元电活动骤停,与钠钾泵功能障碍、兴奋性氨基酸释放有关。损伤后数分钟至数周内,脊髓反射活动受抑制,表现为弛缓性瘫痪、反射消失及尿潴留。随着水肿消退和离子平衡重建,部分神经元可恢复传导功能,但严重损伤可能遗留永久性功能障碍。

2、恢复阶段

早期恢复多出现在损伤后24-72小时,表现为球海绵体反射等原始反射重现。中期1-6周内逐渐出现腱反射亢进和肌张力增高,提示脊髓脱离休克期。晚期恢复可持续数月,通过轴突发芽和突触重组实现部分功能代偿,但完全性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概率较低。

3、影响因素

损伤平面和程度是决定恢复可能性的核心因素,颈髓损伤预后较差。及时解除脊髓压迫、维持血压稳定有助于改善恢复。合并感染、营养不良或压疮可能延缓恢复进程。年龄、基础疾病及康复介入时机也会影响最终功能结局。

4、临床评估

采用ASIA分级评估运动感觉功能,结合MRI判断损伤范围。反射恢复顺序多为球海绵体反射→肛门反射→腱反射。自主神经功能恢复较晚,需监测血压波动和排汗功能。电生理检查可早期发现神经传导改善。

5、康复干预

急性期需预防关节挛缩和深静脉血栓,可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恢复期进行站立训练、功能性电刺激等神经重塑训练。疼痛管理可选用普瑞巴林胶囊或加巴喷丁胶囊。排尿障碍患者需间歇导尿,配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改善症状。

脊髓损伤患者恢复期需坚持康复训练,每日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和肌肉电刺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定期复查脊髓功能,出现痉挛加重或自主神经反射异常需及时就医。家属应协助预防压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高温环境诱发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屁股疼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屁股疼通常由腰椎间盘退变、外伤或长期劳损引起,表现为臀部放射性疼痛、麻木或无力。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牵引疗法、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2-3周,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腰椎自然曲度。避免久坐久站及弯腰动作,减轻椎间盘压力。日常可使用腰围支撑但不超过3周,防止肌肉萎缩。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和炎症;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严重者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消除神经根水肿。所有药物均需排除禁忌证后使用。

3、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通过高频电磁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红外线照射缓解肌肉痉挛。急性期后采用中频电刺激促进炎症吸收,超声波治疗软化粘连组织。需由康复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10-15次为1疗程。

4、牵引疗法

机械牵引可增大椎间隙宽度,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采用间歇牵引模式,重量从体重的1/4开始渐增,每次20分钟。禁忌用于骨质疏松、腰椎滑脱患者,实施需专业康复师操作。

5、手术治疗

经3个月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马尾综合征时,考虑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或腰椎融合术。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开放手术稳定性更好。术后需佩戴支具3个月,逐步进行核心肌群康复训练。

日常应保持标准体重,睡眠时膝关节下垫枕维持腰椎曲度。避免搬重物及突然扭转动作,久坐时使用腰椎靠垫。每周进行游泳、小燕飞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戒烟以防影响椎间盘血供。出现下肢肌力下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