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扭伤后针灸治疗有没有用

| 1人回答 | 96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扭伤后针灸治疗有没有用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竺平
竺平 江苏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扭伤后针灸治疗通常是有效的,它可以通过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组织肿胀来帮助恢复,但需根据扭伤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适用,同时建议结合休息、冷敷以及其他科学治疗方法。
1、扭伤后针灸的作用
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节气血、疏通经络的传统疗法。对于扭伤,针灸可以起到缓解疼痛的快速作用,尤其适用于轻中度软组织损伤。针灸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避免进一步的炎症反应。同时,适当的针灸可以配合按摩和牵引疗法,共同加速损伤组织的修复。实践中常用的穴位包括阿是穴即痛点、阳陵泉、太冲等,不同位置的扭伤需要选择对应穴位进行针对性治疗。
2、针灸治疗适用的扭伤类型和情况
并非所有扭伤都适合针灸治疗。轻度扭伤,如活动受限较小,或关节周围软组织轻度肿胀的情况,通常针灸效果明显。而对于重度扭伤,例如完全韧带断裂、骨折、神经压迫等情况,针灸可能无效甚至延误治疗,应及时就医采取其他干预手段。根据中医理论,针灸对于气滞血瘀型扭伤疗效较好,具体疗程应在医生指导下完成,避免加重伤情。
3、扭伤后的辅助措施
除了针灸,其他处理方法同样重要。例如,急性期可以通过冷敷减轻肿胀和出血,通常在受伤后48小时内进行,每次15-20分钟。48小时后切换为热敷,以加快血液循环并促进软组织修复。可适当佩戴护具稳定关节,并逐渐恢复功能锻炼,通过拉伸或肌肉力量训练恢复活动能力。在饮食上,可以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C和钙质,加速组织愈合。
针灸治疗确实对扭伤有一定帮助,但前提是明确诊断,判断是否适用。如果遇到严重损伤或治疗后症状加重,应立即停止并尽快就医,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科学治疗和适当护理是快速恢复健康的关键。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打促排针腰酸怎么回事

打促排针后腰酸可能与药物刺激、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腰椎病变、盆腔炎症、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休息观察、调整用药、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1、药物刺激

促排卵药物可能引起卵巢充血肿胀,牵拉周围韧带导致腰部酸胀。这种生理性反应通常轻微且短暂,表现为腰部隐痛或坠胀感,与药物剂量和个体敏感性相关。建议卧床休息1-2小时,用热水袋热敷腰部,避免剧烈运动。若持续超过48小时不缓解需复诊。

2、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可能引发腰部放射性疼痛,伴随腹胀、尿少等症状。超声检查可见卵巢直径超过50毫米,盆腔积液深度超过30毫米。需立即停用促排药物,遵医嘱使用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扩容,必要时穿刺引流腹水。严重者需住院监测电解质平衡。

3、腰椎病变

原有腰椎间盘突出或腰肌劳损者,促排期间激素变化可能加重症状。表现为腰部刺痛伴下肢麻木,活动后加剧。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贴剂缓解炎症,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建议睡眠时保持腰椎曲度,避免久坐久站,必要时进行腰椎磁共振检查。

4、盆腔炎症

促排操作可能激活潜在盆腔感染,引发腰部持续性钝痛,伴有分泌物异常或低热。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需进行阴道分泌物培养,确诊后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联合甲硝唑片抗感染,配合盆腔理疗促进炎症吸收。

5、精神紧张

治疗焦虑导致的躯体化反应可能表现为腰部肌肉紧张酸痛。这种疼痛位置不固定,与体位无关,伴随失眠、心悸等症状。可通过心理疏导缓解压力,练习腹式呼吸放松肌肉,必要时短期使用谷维素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促排卵期间建议每日测量腰围和体重,记录疼痛特点和持续时间。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选择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清等,避免高盐食物。穿着宽松衣物,睡眠时采用侧卧位减轻腰部压力。若疼痛进行性加重或出现发热、阴道出血等情况,须立即停止用药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