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狂犬病的传染方式

| 1人回答 | 95次阅读

问题描述:
狂犬病的传染方式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秀杉
陈秀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狂犬病的传染方式主要是通过被携带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或唾液接触到破损的皮肤及黏膜传播。避免被感染的关键在于远离疫区动物、及时处理伤口并接种疫苗。
1、动物咬伤传播:
狂犬病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被感染动物咬伤。被咬伤后,病毒会通过动物的唾液进入人体。如果接触到的动物包括狗、猫、蝙蝠等高风险动物,需要特别警惕。一旦被咬或抓伤,应立即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以减少病毒含量。同时,应尽快到医疗机构处理,并注射狂犬病疫苗。
2、抓伤或接触破损皮肤传播:
除了咬伤,狂犬病病毒也能通过抓伤或动物唾液接触到破损皮肤传播。如果存在皮肤破损,比如开放性伤口,一旦接触到病毒的唾液,感染风险依然存在。不仅要警惕动物咬伤,还需注意抓伤和皮肤暴露的安全性。处理方式同样是清洗伤口,尽快到医院就诊以确认是否需要疫苗注射。
3、眼、口、鼻黏膜接触传播:
狂犬病毒也可能通过眼、口或鼻的黏膜传播。如果病毒唾液沾染到这些部位,可能会引发感染。比如被感染动物舔舐到眼睛、嘴巴,病毒能够直接进入体内。在接触野生动物或流浪动物后,无论有无伤口,都应立即洗手,并避免触摸口鼻眼部。
4、气溶胶和器官移植传播:
虽然极为罕见,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有非接触传播的可能,如在病毒浓度较高的实验室环境中吸入气溶胶,或通过器官移植传播病毒。这些情况通常仅发生在特殊的医学或实验条件下,对普通人群没有现实风险。
狂犬病致死率高,但完全可防。若被可疑动物伤害,应及时清洗伤口、尽早接种疫苗,切勿拖延或忽视可能感染的风险。同时,减少与陌生动物接触,及时给宠物接种疫苗,将有效降低感染狂犬病的可能性。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病毒感染发烧要输液吗

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通常不需要输液治疗,可通过口服补液、物理降温、药物退热、充分休息、饮食调理等方式缓解症状。病毒感染多为自限性疾病,输液并非首选治疗手段,但在严重脱水或无法口服补液的情况下,可考虑输液治疗。 1、口服补液: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可能导致轻度脱水,口服补液盐溶液如ORS能有效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平衡。每日饮用2-3升水或稀释的果汁,避免含糖饮料。 2、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身体或冰袋敷额头能帮助降低体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拭。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过度包裹。 3、药物退热:对乙酰氨基酚500mg/次,每4-6小时一次或布洛芬400mg/次,每6-8小时一次能有效缓解发烧症状。儿童需根据体重调整剂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 4、充分休息:病毒感染期间,充足的休息有助于免疫系统恢复。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 5、饮食调理: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汤、水果能提供营养支持,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草莓,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通常无需输液治疗,但在持续高烧、严重脱水或无法口服补液的情况下,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输液。日常护理中,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其他感染者,勤洗手以预防交叉感染。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绿叶蔬菜,有助于身体恢复。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能促进血液循环,但应避免过度劳累。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