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最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血液成分异常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1、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斑块脱落导致血管狭窄,表现为突发肢体无力或言语障碍。需控制血压血脂,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2、心源性栓塞房颤等心脏病形成血栓脱落阻塞脑动脉,常见短暂性黑矇或眩晕。需抗凝治疗,可用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
3、血液成分异常红细胞增多症或血小板异常增高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可能出现一过性意识模糊。需纠正原发病,可选用羟基脲、阿司匹林、双嘧达莫。
4、血流动力学改变严重低血压或颈椎压迫致椎动脉供血不足,典型表现为猝倒发作。需改善循环,可用倍他司汀、尼莫地平、银杏叶提取物。
建议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转头动作,发作后24小时内需神经科就诊评估卒中风险。
阿司匹林肠溶片通常建议在早晨空腹服用,最佳服用时间主要与药物吸收、胃黏膜保护、药物相互作用、疾病管理需求等因素有关。
1、药物吸收:空腹时胃酸分泌较少,肠溶片可快速通过胃部到达肠道溶解,提高生物利用度。
2、胃黏膜保护:早晨胃酸分泌量较低,此时服药可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降低消化道出血风险。
3、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食物或其他药物同服,空腹服用能减少其他物质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4、疾病管理:心血管事件高发时段多在清晨,早晨服药可更好抑制血小板聚集高峰。
具体用药时间应遵医嘱调整,服药期间注意观察胃肠道反应,定期复查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