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成人湿疹可能由遗传因素、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反应、免疫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湿疹病史的人群患病概率较高,可能与基因缺陷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有关。治疗需注重保湿修复,可使用尿素软膏、他克莫司软膏、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药物。
2、皮肤屏障受损:过度清洁或接触刺激性物质会破坏皮肤角质层,导致水分流失和外界刺激物侵入。建议减少洗澡频率,使用温和沐浴露,并规律涂抹凡士林等保湿剂。
3、过敏反应: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或食用海鲜等致敏食物可能诱发湿疹。常见表现为红斑、丘疹伴瘙痒。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口服氯雷他定片,外用地奈德乳膏。
4、免疫功能异常:压力或疲劳可能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引发Th2细胞过度活化。症状多为对称性皮损伴渗出。可短期使用卤米松乳膏,配合口服西替利嗪片控制炎症。
日常需穿着纯棉衣物,避免搔抓,洗澡水温不超过38摄氏度,症状持续加重时应及时就诊皮肤科。
艾滋病症状表现包括持续发热、体重下降、慢性腹泻、淋巴结肿大等,病情发展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1、急性期:感染后2-4周可能出现发热、咽痛、皮疹等类似流感症状,部分患者伴有淋巴结轻度肿大,症状通常持续1-3周自行缓解。
2、无症状期:此期可持续数年,患者无明显不适,但病毒持续破坏免疫系统,可能出现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降。
3、艾滋病期: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时会出现机会性感染,表现为持续发热超过1个月、体重下降超过10%、慢性腹泻、口腔真菌感染等。
4、终末期:可能出现严重机会性感染如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结核病、隐球菌脑膜炎,或恶性肿瘤如卡波西肉瘤,神经系统症状如痴呆等。
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测,避免高危行为,感染者需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定期监测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