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0次阅读
一岁宝宝呕吐腹泻肚子胀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腹部按摩、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喂养不当、肠道感染、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暂停添加新辅食,减少奶量或改用低乳糖配方奶,喂养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家长需少量多次喂养,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2、补充水分每10-15分钟喂5-10毫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家长需观察排尿次数和囟门凹陷情况,出现尿少需立即就医。
3、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宝宝脐周促进肠蠕动,配合热敷缓解胀气。家长需注意手法轻柔,避开进食后1小时内进行。
4、药物治疗蒙脱石散可保护肠黏膜,双歧杆菌调节菌群,消旋卡多曲抑制肠道分泌。家长需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
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需急诊处理,恢复期可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避免高糖高脂饮食。
幼儿高烧抽搐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控制、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高热惊厥通常由感染性发热、电解质紊乱、遗传因素、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解开衣物并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建议配合退热贴使用。
2、药物控制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布洛芬混悬液、地西泮栓剂等药物。惊厥持续超过5分钟需紧急就医。
3、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分泌物,防止误吸。家长需记录抽搐持续时间及具体表现。
4、及时就医首次发作或伴有呕吐、意识障碍时须立即就诊。可能与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有关,需完善血常规及脑脊液检查。
发作期间避免强行按压肢体,退热后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反复惊厥患儿建议完善脑电图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