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引火下行时,艾灸通常可以选择足三里、三阴交和涌泉穴三个穴位,这些位置是帮助调节体内阴阳平衡、引导火气下行的有效区域。艾灸能够温经散寒、活血止痛,还能调理脏腑功能,具体选择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轻重合理施灸。
1、足三里
足三里是腿部的强壮穴,对全身经络的调节和气血的运行有显著效果。它位于膝盖下方、胫骨外侧,具体位置可以轻轻按压感到酸胀。艾灸足三里能够增强脾胃功能、提升阳气,同时帮助引导过旺的火气向下并散发出去。每次艾灸5-10分钟,注意避免灼伤皮肤。
2、三阴交
三阴交是位于小腿内侧的重要穴位,是肝、脾、肾三条经脉的交汇点。艾灸三阴交有助平衡肝火,滋养肝肾,从而缓解阴阳失调状态。艾灸时用艾条进行温和灸,每次持续5-10分钟,感到温热即可停止。如果出现皮肤红肿需暂停。
3、涌泉穴
涌泉穴是肾经的重要穴位,位于脚底前1/3处。其主要作用是补肾固本、引火下行。艾灸涌泉穴有助于疏通气血、缓解头热足冷的表现。艾灸时注意距离适中,以感到温暖舒适为宜,可持续灸10分钟。
在艾灸过程中,要掌握适当的施灸时间和温度,不宜过度使用。同时,施灸前需空腹或饭后半小时内操作,施灸后注意保暖,并饮用温水补充水分。如果引火下行问题长时间未能缓解,应及时寻医诊断和处理,以免错误操作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