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四肢有疙瘩是皮肤病吗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四肢有疙瘩是皮肤病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腊梅
陈腊梅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四肢出现疙瘩可能与毛囊炎、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等皮肤病有关,也可能由虫咬反应、过敏等非疾病因素引起。

1、毛囊炎

细菌感染毛囊导致红色丘疹,伴随压痛或脓疱。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口服头孢氨苄治疗,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湿疹

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引发红斑、丘疹伴瘙痒。可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或口服氯雷他定,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

3、荨麻疹

过敏反应导致风团样皮疹,24小时内可自行消退。推荐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或依巴斯汀等抗组胺药物,需排查过敏原。

4、银屑病

免疫异常引发鳞屑性斑块,好发于肘膝部位。治疗选用卡泊三醇软膏、阿维A胶囊或生物制剂,需配合光疗和皮肤保湿。

建议记录皮疹变化情况,避免搔抓刺激,穿着宽松棉质衣物,若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需及时皮肤科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压力荨麻疹怎么办

压力荨麻疹可通过避免诱发因素、冷敷缓解瘙痒、口服抗组胺药物、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等方式治疗。压力荨麻疹通常由皮肤受压、摩擦刺激、过敏反应、自身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避免诱发因素

减少皮肤受压和摩擦,避免穿紧身衣物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有助于减轻症状。

2、冷敷缓解瘙痒

用冷毛巾敷于患处可暂时缓解瘙痒和红肿,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导致冻伤,每次冷敷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

3、口服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第二代抗组胺药可阻断组胺受体,减轻风团和瘙痒,需遵医嘱规范使用。

4、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

氢化可的松软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弱效激素可短期用于严重瘙痒部位,薄涂于患处,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

发作期间避免搔抓和热水烫洗,记录可能诱因,反复发作或伴有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