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血糖仪测量结果通常不会普遍偏高,测量准确性受操作规范、设备校准、试纸保存等因素影响。
家用血糖仪经过严格校准,在正确操作下可获得与静脉血相近的数值。指尖采血需清洁干燥,避免酒精残留稀释血液,采血时挤压过度会导致组织液混入,这些因素可能使结果偏高5%-10%。试纸开封后应在3个月内用完,高温高湿环境会降低酶活性,未及时校准的仪器也可能出现偏差。餐后立即测量或手部残留食物糖分时,数值可能暂时性升高。
部分疾病状态可能干扰测量,严重脱水时血液浓缩可造成假性高值,贫血患者因红细胞比容异常可能导致仪器误判。某些药物如维生素C、对乙酰氨基酚等会与试纸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新型血糖仪已通过抗干扰设计改善此问题。不同品牌仪器间允许存在±15%的误差范围,但持续高于实验室检测值需排查仪器故障。
建议定期用质控液校验仪器,测量前温水洗手代替酒精消毒,采血时自然垂手待血液自然涌出。同一时段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更可靠,若空腹血糖持续超过6.1mmol/L或餐后2小时超过7.8mmol/L,应携带血糖仪至医院进行同步比对检测。日常需将试纸存放在阴凉干燥处,注意观察试纸有效期和仪器错误代码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