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急性胆管炎有生命危险吗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急性胆管炎有生命危险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于淑霞
于淑霞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急性胆管炎可能有生命危险,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胆管炎主要由胆管梗阻合并细菌感染引起,典型症状包括腹痛、发热、黄疸等,需立即就医处理。

急性胆管炎若未及时治疗,细菌和毒素可能通过胆管进入血液,引发全身性感染。胆管内压力升高会导致肝脏功能受损,胆汁淤积进一步加重感染风险。患者可能出现寒战、高热、心率加快等全身炎症反应,严重时血压下降、意识模糊,提示感染性休克。此时需紧急解除胆管梗阻并控制感染,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部分患者因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病情进展更快。例如合并糖尿病、肝硬化或高龄患者,感染更易扩散至全身。胆管完全梗阻时,脓性胆汁无法排出,可能引发肝脓肿或胆管穿孔。这类情况需通过内镜引流或手术干预,延迟治疗可能增加死亡风险。

若出现持续右上腹疼痛、黄疸加深或高热不退,应立即就医。治疗需结合抗生素、胆管减压及支持治疗,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死亡率。日常需避免高脂饮食,定期复查胆道系统,预防胆管结石等诱因。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药物会引发乙型肝炎吗

药物可能引发乙型肝炎,但概率较低。药物性肝炎通常由抗结核药、抗肿瘤药、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引起,与乙型肝炎病毒无关。

1、抗结核药物

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必要时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等保肝药物。

2、抗肿瘤药物

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可引起肝细胞损伤,出现黄疸、肝区疼痛等症状,治疗需停用可疑药物,并使用水飞蓟素、甘草酸二铵等护肝药物。

3、抗生素类药物

红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可能诱发药物性肝炎,伴随发热、皮疹等表现,应立即停药并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腺苷蛋氨酸等解毒治疗。

4、解热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使用会导致急性肝坏死,出现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早期可用乙酰半胱氨酸解毒,严重时需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

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避免自行联合用药,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乙型肝炎患者更需谨慎选择药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