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胃癌手术后生物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主要适用于存在高危复发因素或晚期患者,常用方式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靶向药物、细胞免疫疗法、肿瘤疫苗等。
1. 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通过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适用于MSI-H/dMMR或PD-L1高表达患者,需监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2. 靶向治疗针对HER2阳性患者可使用曲妥珠单抗,血管生成抑制剂适用于晚期患者,治疗前需完善基因检测明确靶点。
3. 细胞疗法CAR-T细胞治疗在胃癌中尚处临床试验阶段,NK细胞疗法可能改善免疫功能,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评估。
4. 联合治疗生物治疗常与化疗联用增强疗效,治疗方案需根据病理分期、分子分型及体能状态个体化制定。
术后生物治疗需严格遵循肿瘤专科医师建议,定期复查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配合营养支持及适度运动促进康复。
小腿长褐色斑块可能由日晒损伤、局部摩擦刺激、静脉功能不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防晒护理、减少摩擦、改善循环、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 日晒损伤紫外线长期照射导致黑色素沉积。日常需涂抹防晒霜,外出穿长裤遮挡,避免阳光直射。
2. 局部摩擦衣物或鞋子反复摩擦刺激皮肤。建议选择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机械性摩擦,局部涂抹凡士林保护。
3. 静脉淤积下肢静脉回流不畅导致含铁血黄素沉积。表现为斑块伴下肢肿胀,需穿戴医用弹力袜,口服地奥司明改善循环。
4. 色素性皮肤病可能与固定性药疹、慢性湿疹有关,通常伴随瘙痒脱屑。可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口服氯雷他定,严重时需激光治疗。
日常避免搔抓患处,控制体重减轻下肢压力,若斑块持续扩大或破溃需及时就医排查恶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