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35.2℃属于体温偏低,不属于发烧范围。正常体温范围通常在36.0℃至37.2℃之间,体温偏低可能与{环境因素}、{代谢异常}、{药物影响}、{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1、环境因素: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或穿着过少可能导致体温下降,建议及时保暖并转移至温暖环境。
2、代谢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代谢性疾病可能影响体温调节,表现为持续低体温,需就医检查甲状腺功能。
3、药物影响:某些镇静剂或β受体阻滞剂可能抑制体温调节中枢,若服药后出现低体温应咨询医生调整用药。
4、基础疾病:严重感染、休克或下丘脑损伤等疾病可能导致体温不升,通常伴有意识改变等表现,需紧急就医。
若持续出现35.2℃体温且伴随乏力、嗜睡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病因,日常注意保暖并避免低温环境暴露。
发烧好了两天又发烧可能与感染未彻底清除、免疫系统波动、合并新感染、慢性疾病活动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 感染未清除细菌或病毒感染治疗不彻底时,残留病原体可再次繁殖引发发热。建议复查血常规,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奥司他韦、连花清瘟胶囊等药物。
2. 免疫波动劳累或受凉导致免疫力下降,使潜伏期病原体重新活跃。需保证休息,适量补充维生素C,必要时使用转移因子口服液调节免疫。
3. 新发感染接触其他传染源引发二次感染,如流感病毒或肺炎链球菌。伴有咳嗽咽痛时可使用布洛芬退热,合并细菌感染需加用头孢克洛。
4. 疾病活动风湿热、结核等慢性病可能出现发热反复。需排查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确诊后使用泼尼松或异烟肼等药物控制原发病。
反复发热期间应多饮水,保持清淡饮食,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3天以上或超39℃需及时就医完善病原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