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发烧一会退一会烧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发烧一会退一会烧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发烧一会退一会烧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反应、药物作用、环境因素等原因有关,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治疗、调整环境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引起反复发热的常见原因,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侵入人体后,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周期性发热反应。通常伴随咳嗽、咽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利巴韦林片、连花清瘟胶囊等抗病毒药物。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精神状态,避免脱水。

2、细菌感染

细菌性扁桃体炎、尿路感染等疾病可能导致体温波动,与细菌毒素间歇性释放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红肿、脓性分泌物等症状。临床常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治疗期间应完成全程用药,不可自行停药。

3、免疫反应

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反复低热,与异常免疫应答相关。多伴有关节疼痛、皮疹等表现。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甲氨蝶呤片、硫酸羟氯喹片等免疫调节剂。此类患者需定期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

4、药物作用

退热药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体温反复,如对乙酰氨基酚片间隔时间不足4小时重复服用,或布洛芬混悬液剂量不足。建议记录用药时间,严格遵循医嘱。物理降温可辅助退热,但禁止用酒精擦浴,婴幼儿可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

5、环境因素

高温环境、衣物过厚等会使散热受阻,造成体温假性升高。调节室温至24-26℃,选择透气棉质衣物,适当补充淡盐水。若体温持续38.5℃以上超过3天,或出现嗜睡、抽搐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脑膜炎等严重疾病。

反复发热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进食小米粥、蒸蛋等易消化食物。监测体温变化时,需避开饭后、运动后等时段测量。卧室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儿童患者家长需记录发热时间曲线供医生参考。体温正常48小时后可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肠炎痢疾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肠炎痢疾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发热、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可通过饮食调节、补液治疗、抗生素治疗、止泻药物、益生菌调节等方式治疗。肠炎痢疾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食物中毒、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腹痛

腹痛是肠炎痢疾的常见症状,多表现为阵发性脐周或左下腹疼痛,排便后可能暂时缓解。腹痛可能与肠道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有关。轻度腹痛可通过热敷缓解,严重腹痛需就医排除肠梗阻等并发症。治疗药物包括颠茄片、山莨菪碱片等解痉药,需遵医嘱使用。

2、腹泻

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严重时每日可达10次以上。腹泻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丢失,需及时补液。蒙脱石散、洛哌丁胺胶囊等止泻药可缓解症状,但细菌性痢疾需慎用止泻药。家长需注意儿童腹泻时的臀部护理,预防尿布疹。

3、发热

发热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体温可达38-39℃。低热时可物理降温,高热需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持续高热不退可能提示严重感染,家长需及时带患儿就医。发热期间应多饮水,保持充足休息。

4、里急后重

里急后重表现为便意频繁但排便量少,伴有肛门坠胀感。这与直肠炎症刺激有关。温水坐浴可缓解不适,严重时可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等抗炎药物。患者应避免久坐,保持肛门清洁,预防痔疮加重。

5、黏液脓血便

黏液脓血便提示肠道黏膜损伤,细菌性痢疾多见。需进行粪便检查明确病原体。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诺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患者应记录排便情况,就医时向医生详细描述便血性状和量。

肠炎痢疾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辛辣食物,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恢复期可适量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抗生素。儿童、老年人及孕妇出现症状更需及时医疗干预。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