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不良的常见原因 孩子消化不良后不能吃什么

不适当的饮食是导致消化不良的常见原因。如果喂奶时间过长,婴儿吃得过多或过少,断奶期食物营养量太高,有些奶粉不容易被宝宝消化,或者宝宝过早食用含有大量淀粉和脂肪的食物,会损伤宝宝的肠胃,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导致孩子肚子胀、吐奶、大便稀、酸臭味等。
儿童消化不良要怎么改善?
1、按摩腹部。
孩子出现消化不良,家长可以帮孩子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对改善消化不良有帮助。推拿时要讲究方法,可以绕肚脐眼顺时针按摩,按摩的力度不要太大,科学地按摩腹部,对于小儿消化不良有很好的效果。
2、减少饮食。
如果孩子因为摄入食物过多而导致消化不良,家长要减少孩子的食物摄入量,平时要让孩子多吃一些质地柔软的食物,比如小米粥、面条等,这些食物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对改善消化不良有很大的帮助。孩子出现消化不良后不能吃高脂肪硬的食物,这些食物不容易消化,甚至会加重病情,所以在孩子饮食上家长要多用心,让孩子更能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及新鲜的蔬果。
3、要让孩子多做运动。
培养孩子锻炼身体的习惯,还可以改善消化不良问题,在锻炼时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对改善消化不良有帮助。孩子吃饱了以后可以出去散步、慢跑、做一些活动等,但是要注意不要做太大的运动,否则容易造成肠道疾病,对孩子的健康不利。
4、平时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
儿童肠道功能比较弱,如果经常食用高脂肪、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很难被人体消化吸收,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孩子在饮食方面尽量以清淡的方式来促进消化。另外,要让孩子养成多喝热水的好习惯,喝热水能促进肠胃蠕动,帮助食物消化。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时最好不要吃冰镇的食物。
母乳喂养不正确、宝宝胃肠道炎症、滥用抗生素、天气变冷、抵抗力低下等都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导致婴儿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