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水平达到多少,就会引起糖尿病足导致烂脚?一文了解

脚上一个小伤口,最后竟要截肢?这不是危言耸听。当血糖长期失控,足部神经和血管就像泡在糖水里慢慢腐蚀,医学上叫"糖尿病足"。但究竟血糖高到什么程度会引发这种可怕后果?
一、糖尿病足的血糖警戒线
1、空腹血糖>7.0mmol/L
持续超过这个值,足部微血管就开始受损。就像水管长期承受高压会漏水,高血糖会让血管壁变脆。
2、餐后血糖>11.1mmol/L
饭后两小时测到这个数值,说明葡萄糖代谢已经紊乱。此时足部神经末梢就像被糖腌制的咸菜,逐渐失去知觉。
3、糖化血红蛋白>7%
这个指标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超过7%相当于每天足部都泡在超标糖水中,伤口愈合能力下降50%。
二、高血糖毁脚的三个阶段
1、神经病变期
最早出现的脚麻、刺痛感,其实是神经在求.救。此时检查会发现足部触觉减退,就像隔着手套摸东西。
2、血管病变期
走路时小腿抽筋疼痛,休息后缓解。这是典型的下肢缺血表现,足背动脉搏动会明显减弱。
3、溃疡感染期
一个小水泡都可能发展成溃烂。由于局部供血不足,抗生素难以到达患处,最终可能导致坏疽。
三、护脚必须做的五件事
1、每天检查脚底
用镜子观察脚掌,特别注意趾缝。发现茧子、裂口要及时处理,别等感染才重视。
2、洗脚水温37℃最安全
糖尿病患者对温度不敏感,容易被烫伤。最好用水温计测量,时间不超过10分钟。
3、选择圆头鞋袜
避免尖头鞋摩擦脚趾,袜子要选无骨缝的纯棉款。新鞋穿前先用撑鞋器软化。
4、专业修脚防外伤
趾甲要平剪,不要剪太短。有鸡眼或老茧应该找专业足疗师处理。
5、定期做下肢检查
每半年做一次踝肱指数测定(ABI),能早期发现血管病变。神经检查可以用10克尼龙丝测试。
特别提醒:当空腹血糖持续超过13.9mmol/L,足部感染风险会飙升20倍!但好消息是,只要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80%的截肢悲剧可以避免。现在就去测测你的血糖值吧,别让双脚为高血糖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