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眼病

博禾精选结果

红眼病的日常护理

红眼病的日常护理方法有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冷敷缓解症状、遵医嘱用药。

1、保持清洁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人工泪液冲洗结膜囊,每日重复进行可减少分泌物刺激。家长需帮助儿童清理眼睑边缘的分泌物,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角膜。

2、避免揉眼

揉眼会加重结膜充血并增加交叉感染风险。病毒性结膜炎患者接触眼部分泌物后需彻底洗手,避免传染他人。

3、冷敷缓解

将冷藏后的无菌纱布敷于闭合的眼睑,每次持续数分钟可减轻灼热感。注意冷敷温度不宜过低,防止冻伤皮肤。

4、规范用药

细菌性结膜炎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病毒性感染可使用更昔洛韦凝胶。家长需监督儿童用药,确保完整疗程。

患病期间应暂停佩戴隐形眼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症状加重或出现视力下降需及时复诊。

眼科红眼病传播途径主要是什么

王卫
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红眼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母婴传播以及水源传播等途径传播。红眼病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眼睛发红、分泌物增多、畏光流泪等症状。

1、直接接触传播

红眼病患者用手揉搓眼睛后,再直接接触他人皮肤或黏膜,可能导致病原体传播。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腺病毒等。患者应避免用手揉眼,接触他人前需彻底洗手。接触传播多见于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之间,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易发生聚集性感染。

2、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毛巾、枕头、眼妆用品等物品可能引发感染。病毒在物体表面可存活数小时至数天,共用物品风险较高。公共场所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也可能成为传播媒介。建议患者单独使用生活用品,定期消毒常用物品表面。

3、飞沫传播

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可能携带病原体,近距离交谈时可能通过呼吸道或眼结膜感染。腺病毒性结膜炎飞沫传播风险较高,在密闭空间内更易扩散。流行期间应保持社交距离,在人群密集处佩戴口罩。

4、母婴传播

新生儿经产道分娩时可能感染淋球菌或衣原体,导致新生儿结膜炎。孕妇若患生殖道感染应及时治疗,新生儿出生后需常规使用红霉素眼膏预防。哺乳期母亲患红眼病时应注意手部卫生,避免直接接触婴儿眼部。

5、水源传播

公共泳池、温泉等水体若消毒不彻底,可能传播腺病毒等病原体。游泳时佩戴防水眼镜可降低感染风险,游泳后应及时冲洗眼睛。夏季红眼病高发期应避免去卫生条件不佳的游泳场所,公共浴池需定期检测水质。

预防红眼病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手揉眼,不与患者共用毛巾等物品。出现眼部不适时应及时就医,确诊后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药物治疗。患病期间应居家休息,减少与他人密切接触,患者用过的物品需煮沸或消毒液浸泡处理。集体单位发现病例时应做好环境消毒,加强健康宣教,防止疫情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