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立医院
烤瓷牙可能包括牙龈变色、牙体敏感、牙龈炎症、基牙损伤、咬合不适等危害。烤瓷牙是一种常见的牙齿修复方式,但若操作不当或护理不足可能引发多种问题。
1、牙龈变色
烤瓷牙边缘金属氧化可能导致牙龈边缘发黑或发青,尤其使用非贵金属基底时更易发生。金属离子渗透至牙龈组织会引起色素沉积,影响美观。日常需定期检查牙龈颜色变化,发现异常应及时复诊。严重时需更换全瓷材质修复体以避免长期刺激。
2、牙体敏感
牙齿预备过程中过度磨除牙本质可能引发冷热刺激敏感。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短暂酸痛,与牙髓受激惹有关。使用脱敏牙膏可缓解症状,若持续超过两周需排查是否并发牙髓炎。修复体边缘不密合也可能导致继发龋引发敏感。
3、牙龈炎症
修复体边缘不光滑或存在悬突会刺激牙龈充血肿胀。长期食物嵌塞可诱发边缘性龈炎,表现为刷牙出血和口臭。需通过牙线清洁邻接面,每年进行专业洁治。重度牙龈增生者可能需手术修整或重新制作修复体。
4、基牙损伤
作为支撑的天然牙可能因负荷过重出现隐裂或根折,常见于跨度较大的桥体修复。基牙疼痛或松动需立即就诊,必要时拆除修复体进行根管治疗。术前评估基牙牙周状况可降低此类风险。
5、咬合不适
修复体咬合面形态异常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弹响或咀嚼肌疲劳。早接触点需通过调颌处理,复杂病例需配合咬合垫治疗。长期未纠正可能引发磨牙症或关节紊乱。
佩戴烤瓷牙后应避免啃咬硬物,使用含氟牙膏维护基牙健康,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出现持续性疼痛或修复体松动时须及时就医,夜间可使用护齿套减少咬合磨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有效延长烤瓷牙使用寿命。
山东省立医院
烤瓷牙发炎可通过清洁护理、药物治疗、根管治疗、牙周治疗、更换修复体等方式处理。烤瓷牙发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牙体预备不当、修复体边缘不密合、牙周疾病、咬合创伤等原因引起。
1、清洁护理
每日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含氟牙膏清洁烤瓷牙及牙龈边缘,牙线清理邻面食物残渣,必要时用冲牙器辅助冲洗。饭后用生理盐水或氯己定含漱液漱口,减少菌斑堆积。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防止修复体松动加重炎症。
2、药物治疗
牙龈红肿时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局部涂抹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或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细菌。过敏反应需口服氯雷他定片抗过敏,禁用致敏药物。
3、根管治疗
若基牙发生牙髓炎或根尖周炎,需拆除烤瓷冠后行根管治疗。通过开髓引流、根管预备消毒、三维充填消除感染源,必要时辅助根尖切除术。治疗期间临时冠保护牙体,炎症消退后重新制作修复体。
4、牙周治疗
修复体边缘刺激导致牙周袋形成时,需超声洁治去除龈下结石,局部刮治平整根面。深牙周袋可植入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严重骨缺损需引导骨再生术。定期牙周维护防止复发。
5、更换修复体
对于边缘不密合、形态不良或材料过敏的烤瓷牙,需拆除后重新取模制作。优先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全瓷冠,精确调整咬合关系。基牙缺损过大时可考虑种植修复,避免二次损伤。
烤瓷牙发炎期间应保持口腔卫生,每日早晚正确刷牙3分钟,使用牙线及漱口水辅助清洁。避免过冷过热、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减少黏膜刺激。修复体使用5-8年后需定期检查,出现松动、崩瓷或牙龈黑线及时就诊。夜间磨牙患者需佩戴咬合垫保护修复体,每半年接受专业洁牙和口腔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