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远红外线可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局部温度升高,但无法直接排出寒湿气。寒湿气属于中医理论概念,通常需要通过综合调理改善。
远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波,能够穿透皮肤表层,使人体组织产生温热效应。这种温热可能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帮助缓解肌肉紧张和关节不适。部分人群使用后可能感觉身体轻松,这与温热促进代谢有关。市面上部分理疗设备利用远红外原理设计用于辅助缓解疼痛,其效果因人而异。
中医认为寒湿气滞留与体质、环境等因素相关,单纯依靠物理升温难以根本解决。寒湿体质常表现为畏寒、肢体沉重、舌苔白腻等症状,需要结合中药调理、艾灸、拔罐等中医疗法。远红外线产生的热量可能暂时缓解部分体表症状,但无法替代针对体内湿气的辨证治疗。对于长期存在寒湿症状者,建议寻求专业中医师指导。
使用远红外理疗时需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皮肤灼伤。孕妇、皮肤敏感者及急性炎症部位应慎用。日常可通过适量运动、泡脚、饮食调理等方式改善寒湿体质,如食用薏米、生姜等食材。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远红外线是一种波长在3-1000微米之间的电磁波,具有热效应和生物效应,主要作用包括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辅助治疗慢性炎症、改善代谢功能以及增强免疫力等。
1、促进血液循环
远红外线能够深入皮下组织,使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流动,有助于改善局部或全身的微循环障碍。对于手脚冰凉、轻度冻伤或运动后肌肉疲劳的人群,适当照射可缓解症状。但需避免长时间高温照射,防止皮肤灼伤。
2、缓解疼痛
远红外线的温热效应可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减轻关节炎、肌肉劳损等引起的慢性疼痛。临床常用于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等疾病,常与理疗仪或特定医疗器械联合使用。
3、辅助消炎
远红外线能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抑制部分病原体活性,对慢性软组织炎症如腱鞘炎、滑膜炎有一定辅助疗效。需注意急性感染期或化脓性炎症禁用,以免加重病情。
4、改善代谢
通过激活细胞分子振动,远红外线可促进水分子和脂肪代谢,有助于消除水肿、调节血脂。肥胖或代谢综合征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运动进行干预,但不可替代正规治疗。
5、增强免疫
长期适度照射可刺激免疫球蛋白生成,提升机体抗病能力,适用于术后康复或免疫力低下者。使用时应控制照射距离和时间,避免过度照射导致皮肤干燥或电解质紊乱。
使用远红外线设备时需选择正规产品,避免直视光源,皮肤敏感者应先测试局部耐受性。慢性病患者应咨询医生建议,不可自行用于替代药物治疗。日常可结合适度运动与均衡饮食,如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以协同增强远红外线的保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