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潜血

博禾精选结果

尿潜血50/μL是什么意思

尿潜血50/μL是指尿液中红细胞增多,出现了血尿,需要继续完善检查,找出具体病因 引起血尿的疾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肾小球疾病,另一类是非肾小球疾病。 如果患者尿红细胞位相提示畸形红细胞为主,则为肾小球源性血尿,提示患有肾小球疾病,需要继续完善肾功、B超等检查。 如果尿红细胞位相提示正形红细胞为主,或者尿液中肉眼可见血丝或血凝块,则为结石、外伤、肿瘤等非肾小球源性血尿,需要根据病因针对性治疗。

儿科儿童检查潜血尿红细胞偏高

周小凤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童检查发现潜血尿红细胞偏高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结石、遗传性肾病或运动性血尿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泌尿系统感染

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或肾盂肾炎是儿童血尿常见原因,可能伴随尿频尿急症状。确诊需进行尿培养检查,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同时需保持会阴清洁并增加水分摄入。

2、肾小球肾炎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典型表现为血尿伴眼睑浮肿。需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治疗包括限制盐分摄入,必要时使用呋塞米片等利尿剂,严重病例需住院观察。

3、泌尿系统结石

高钙尿症或代谢异常可能导致儿童泌尿系结石,表现为突发腰痛和镜下血尿。可通过泌尿系超声确诊,治疗包括增加饮水量,疼痛发作时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症状,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

4、遗传性肾病

Alport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可表现为持续性镜下血尿,多伴有听力异常家族史。需进行基因检测和肾活检确诊,目前以控制血压和蛋白尿为主,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分散片等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5、运动性血尿

剧烈运动后可能出现短暂性血尿,与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通常休息48-72小时后复查尿常规可恢复正常,无须特殊治疗,但需避免过度运动并及时补充水分。

家长发现儿童尿检异常时,应记录排尿频率和尿液颜色变化,避免摄入红色色素食物干扰判断。就诊时需向医生详细说明有无发热、水肿等伴随症状,完善泌尿系超声和肾功能检查。日常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饮水习惯,每天保持足够液体摄入,定期进行尿液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神经内科治疗尿潜血尿蛋白的中药

王强
王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治疗尿潜血尿蛋白的中药主要有肾炎康复片、黄葵胶囊、百令胶囊、尿毒清颗粒、金水宝胶囊等。尿潜血和尿蛋白可能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一、肾炎康复片

肾炎康复片由西洋参、人参、地黄等组成,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补肾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尿潜血、尿蛋白、水肿等症状。该药能帮助减轻肾脏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使用期间应注意监测血压和肾功能变化,避免与其他补肾药物同时使用。

二、黄葵胶囊

黄葵胶囊主要成分为黄蜀葵花,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作用。适用于湿热型慢性肾炎导致的尿潜血、尿蛋白增多。该药能减少尿蛋白排泄,保护肾小球滤过膜。服用时可能出现轻度胃肠道不适,建议饭后服用。肾功能严重受损者慎用。

三、百令胶囊

百令胶囊由发酵冬虫夏草菌粉制成,具有补肺肾、益精气的功效。适用于肺肾两虚型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引起的尿蛋白异常。该药能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肾脏氧化应激损伤。服用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感冒发热时暂停使用。

四、尿毒清颗粒

尿毒清颗粒由大黄、黄芪、桑白皮等组成,具有通腑降浊、健脾利湿的作用。适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出现的尿蛋白和尿潜血。该药能促进毒素排泄,改善肾功能。使用时应控制蛋白质摄入量,监测电解质平衡。严重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五、金水宝胶囊

金水宝胶囊为发酵虫草菌粉制剂,具有补益肺肾、秘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肺肾两虚、精气不足型慢性肾炎引起的尿蛋白异常。该药能改善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少蛋白质丢失。服用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外感发热患者不宜使用。

尿潜血和尿蛋白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应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3-5克,蛋白质以鸡蛋、牛奶、鱼肉等优质蛋白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监测病情变化。出现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治疗效果。

肾内科尿潜血2+严重吗?

刘茂静
刘茂静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尿潜血2+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病因判断,可能是生理性因素或泌尿系统疾病引起。

尿潜血2+常见于剧烈运动、月经期或轻微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这类原因导致的尿潜血多为暂时性,通常无明显不适,通过适当休息、增加饮水量或短期抗感染治疗即可缓解。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轻微尿频、尿急症状,但无发热或腰痛等全身反应。泌尿系统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结石引起的潜血可配合排石颗粒辅助治疗。

少数情况下尿潜血2+可能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肿瘤等疾病相关。这类疾病往往伴随持续加重的血尿、泡沫尿、血压升高或消瘦等症状。IgA肾病等慢性肾炎需使用缬沙坦胶囊控制血压,配合黄葵胶囊保护肾功能;泌尿系统肿瘤则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性质后制定手术或放化疗方案。长期存在的尿潜血合并蛋白尿可能提示肾功能损害,需完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

发现尿潜血2+应避免过度恐慌,但需重视后续随访。建议3-5天后复查尿常规,持续阳性者需完善泌尿系统超声、肾功能等检查。日常注意保持会阴清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和剧烈碰撞腰部。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若出现肉眼血尿、水肿或排尿困难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