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气胸

博禾精选结果

自发性气胸严重吗

自发性气胸是气胸的一种特殊类型。与外伤性气胸所不同的是,自发性气胸是由于肺部的疾病造成的。两者症状表现差异小,比如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刺激性的咳嗽等。一般的气胸经过胸腔穿刺或者胸腔闭式引流以后,愈后都比较好。自发性的气胸复发的可能性比较大,它的严重程度跟发作时肺部的压缩程度、呼吸困难症状的轻重成正比。对于造成自发性气胸原发病的治疗,比如肺大疱或者是其它疾病,对于预防它的复发也有重要作用。

普通内科肺结节手术后气胸怎么办

原庆
原庆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肺结节手术后气胸可通过胸腔闭式引流、氧疗、卧床休息、药物镇痛、严密监测等方式治疗。气胸通常由肺泡破裂、胸膜损伤、术后咳嗽用力、肺组织愈合不良、胸腔内压力变化等原因引起。

1、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是处理术后气胸的主要方法,通过置入引流管排出胸腔内积气,帮助肺组织复张。操作需严格无菌,引流瓶需低于胸腔水平。引流期间观察气泡溢出情况,若持续大量漏气可能提示支气管胸膜瘘,需进一步处理。患者应避免牵拉管路,防止脱管或逆行感染。

2、氧疗支持

高浓度氧疗可加速胸腔内氮气吸收,促进气胸缓解。一般采用面罩吸氧,氧流量控制在5-10升/分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谨慎调整氧浓度,避免二氧化碳潴留。血氧饱和度需维持在95%以上,同时监测有无氧中毒表现如胸骨后疼痛或干咳。

3、卧床制动

绝对卧床可减少呼吸幅度,降低肺泡破裂风险。建议采取半卧位,双下肢适度活动预防静脉血栓。翻身时需护理人员协助,避免突然体位变化。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床边坐起,最终恢复日常活动。期间需加强呼吸道管理,定时拍背促进排痰。

4、药物镇痛

疼痛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加重缺氧。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曲马多缓释片等镇痛药物。阿片类药物需警惕呼吸抑制副作用,尤其对老年患者。镇痛同时可联合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祛痰药,减少因咳嗽引发的疼痛。

5、动态监测

每2-4小时评估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引流液性状。突发呼吸困难或血氧下降需立即排查张力性气胸。每日复查胸片观察肺复张情况。引流管无气泡溢出且胸片显示肺复张良好后,可试行夹闭引流管24小时,确认无复发再拔管。

术后气胸患者应保持低盐高蛋白饮食,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稀释痰液。恢复期避免提重物、剧烈咳嗽或乘坐飞机。定期随访肺功能,循序渐进进行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出现胸闷加剧、引流液骤增或发热等症状需立即返院复查。长期吸烟者必须彻底戒烟,减少肺组织二次损伤风险。

呼吸内科儿童自发性气胸症状

王志新
王志新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儿童自发性气胸症状主要包括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刺激性干咳等。自发性气胸是指在没有外伤或其他明显诱因的情况下,肺组织破裂导致气体进入胸膜腔,可能与肺大疱破裂、肺部感染、先天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

1、突发胸痛

儿童自发性气胸最常见的症状是突发单侧胸痛,疼痛多为尖锐刺痛或刀割样痛,常局限于患侧胸部,可能向肩部或背部放射。疼痛程度与气胸量相关,少量气胸可能仅有轻微不适,大量气胸则疼痛剧烈。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是否因疼痛出现烦躁不安、拒绝活动等表现。若合并肺部感染,可能伴有发热症状。

2、呼吸困难

随着胸腔内气体积累,患侧肺组织受压萎缩会导致渐进性呼吸困难。轻度气胸可能仅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中重度气胸可出现静息状态下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家长需特别关注婴幼儿是否出现喂养困难、呼吸频率加快等非典型表现。呼吸困难程度与气胸进展速度相关,张力性气胸可在短时间内导致严重呼吸窘迫。

3、刺激性干咳

约半数患儿会出现无痰干咳,咳嗽呈阵发性,可能因胸膜受刺激或支气管受压引起。咳嗽可能加重胸痛症状,形成恶性循环。若咳嗽伴随咯血,需警惕肺大疱破裂或肺部基础疾病。家长应注意记录咳嗽频率、持续时间及诱发因素,就诊时向医生详细描述。

4、心率增快

机体代偿性反应会导致心率明显加快,严重时可出现心律失常。婴幼儿可能表现为烦躁哭闹、拒食等非特异性症状。心率变化与缺氧程度相关,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家长可通过触摸桡动脉或颈动脉初步判断心率,但需避免频繁刺激患儿。

5、皮下气肿

少数患儿可能出现颈部或胸壁皮下气肿,触诊时有握雪感。这是气体沿组织间隙扩散所致,多提示气胸量较大或存在持续漏气。皮下气肿本身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但需警惕纵隔气肿等严重并发症。家长发现皮肤肿胀时应避免按压患处,及时就医。

儿童自发性气胸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屏气动作。恢复期应保持环境空气流通,适度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等促进组织修复。定期随访胸部影像学检查,监测肺复张情况。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接触烟草烟雾等刺激因素。若患儿有气胸病史,参加体育活动前应咨询医生评估风险。

气胸飞机上气胸发作怎么办

原庆
原庆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飞机上气胸发作时需立即采取半卧位、吸氧并联系机组医疗援助,必要时需紧急迫降就医。气胸可能由肺大疱破裂、外伤或肺部疾病等因素引起,需通过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等医疗干预。

1、半卧位

突发气胸时应立即调整为半卧位,上身抬高45度以上,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避免平躺或剧烈活动,减少胸腔内气体对肺组织的压迫。机组人员可协助调整座椅角度,必要时使用毛毯垫高背部。

2、吸氧支持

立即使用机上应急氧气面罩,以每分钟6-8升流量持续供氧。高浓度氧气可促进胸腔内气体吸收,缓解缺氧症状。需注意检查氧气装置密封性,避免氧气泄漏影响效果。

3、医疗联络

机组会通过广播寻找医务人员协助,若无专业人员,需按航空急救预案处理。通过卫星电话联系地面医疗中心指导救治,记录患者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

4、紧急迫降

若出现唇甲紫绀、血压下降等张力性气胸表现,机组将启动紧急迫降程序。迫降前需固定患者体位,持续吸氧并开放静脉通路,准备简易穿刺针应对胸腔高压。

5、后续处理

降落后需立即送往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轻度气胸可采用胸腔穿刺抽气,严重者需行闭式引流术。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促进肺复张,或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

飞行前有肺部疾病史者应评估气胸风险,避免乘坐非加压舱飞机。航程中保持情绪平稳,咳嗽时用手按压患侧胸部。建议随身携带诊断证明和常用药物,术后两周内禁止乘机。日常需加强呼吸训练,戒烟并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复查胸片监测肺复张情况。

过敏反应科术后液气胸能自行恢复吗

原庆
原庆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术后液气胸能否自行恢复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少量液气胸可能自行吸收,中到大量液气胸通常需要医疗干预。

术后液气胸指胸腔内同时存在气体和液体,多因手术创伤导致胸膜腔负压失衡或肺组织损伤引起。少量液气胸患者若无明显呼吸困难,胸腔积气积液量少,可能通过卧床休息、限制活动等方式促进自行吸收。此时肺组织逐渐复张,胸腔内气体经淋巴系统吸收,液体通过胸膜毛细血管回流通畅,一般1-2周内可改善。但需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避免剧烈咳嗽或突然用力。

中到大量液气胸患者因胸腔压力显著升高,可能出现纵隔移位、循环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必须立即处理。积气量超过30%或伴有持续漏气时,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排出气体。积液量多或存在感染迹象时,可能需穿刺抽液或留置引流管。合并肺部感染、凝血功能障碍或基础肺疾病者,自行恢复概率更低,往往需要抗生素治疗、胸腔注射药物等综合干预。延迟处理可能导致胸膜粘连、脓胸等后遗症。

术后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应及时复查胸片或CT,由医生评估液气胸程度。即使少量液气胸自行吸收后,也建议1个月内避免高空飞行、潜水等气压变化活动。恢复期间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帮助肺复张,但禁止擅自使用负压吸引装置。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促进组织修复,同时控制钠盐预防水肿加重胸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