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吃生鱼片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主要与食材处理不当、寄生虫污染或细菌感染有关。生鱼片可能携带副溶血性弧菌、异尖线虫等病原体,也可能因储存温度不当导致细菌滋生。
生鱼片若选用新鲜深海鱼类并经过规范冷冻处理,可降低寄生虫风险。正规餐饮场所通常会对食材进行超低温冷冻杀菌,加工过程严格遵循卫生标准,此时食用风险较低。部分鱼类如三文鱼、金枪鱼等寄生虫概率相对较小,但仍需确保来源可靠。
自行处理生鱼片时若未彻底清洁刀具和砧板,或使用近海淡水鱼制作,易引发细菌交叉污染。部分人群胃肠功能较弱,食用后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异尖线虫感染可能导致恶心呕吐,严重时需就医驱虫治疗。
建议选择有资质餐厅食用生鱼片,避免自行处理不明来源鱼类。食用后出现持续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孕妇、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应尽量避免生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神经型食物中毒可能出现发热症状,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神经型食物中毒主要由肉毒杆菌毒素引起,典型症状包括视力模糊、吞咽困难、肌肉无力等,发热多见于合并细菌感染或机体炎症反应时。
神经型食物中毒的发热通常与毒素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肉毒杆菌毒素本身不直接导致体温升高,但毒素作用于神经系统后可能诱发免疫系统激活,释放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进而引起低热反应。部分患者因摄入污染食物时合并其他细菌感染,可能出现38℃以上的中高热,此时多伴随寒战、头痛等全身症状。临床观察显示,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出现发热表现。
若患者无发热但出现典型神经麻痹症状,仍需高度警惕神经型食物中毒。肉毒杆菌毒素可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释放,早期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口干,进展期可能出现呼吸肌麻痹。这类患者即使体温正常也需紧急就医,因为毒素对神经系统的损害与发热程度无直接关联。少数病例因毒素类型差异或个体免疫应答不同,可能出现非典型体温波动。
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保留食物样本供检测。神经型食物中毒需尽早使用肉毒抗毒素治疗,发热患者可配合物理降温,但禁止自行服用退热药掩盖病情。日常需注意罐头食品、发酵食品的规范加工与储存,避免食用胀罐、变味的密封食品。婴幼儿应严格避免接触蜂蜜等可能含肉毒杆菌孢子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