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经常感冒可以适量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菌菇类食物、优质蛋白、坚果、深色蔬菜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玉屏风颗粒、槐杞黄颗粒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柑橘、猕猴桃、草莓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中性粒细胞活性,促进抗体生成。维生素C还能缩短感冒病程,但需避免空腹食用,胃肠敏感者可能引发不适。
香菇、银耳等含有多糖类物质,能激活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建议每周食用3-4次,与禽肉搭配炖煮可提高β-葡聚糖吸收率,但痛风患者需控制摄入量。
鸡蛋、鱼肉、豆制品提供免疫球蛋白合成原料,其中鲑鱼所含的ω-3脂肪酸可降低炎症反应。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200-300克,高温烹调会破坏部分免疫活性物质。
杏仁、核桃富含维生素E和锌元素,能维护胸腺功能和淋巴细胞增殖。建议每日食用15-20克,过敏体质者需警惕坚果蛋白引发的过敏反应。
菠菜、西兰花含有类胡萝卜素和叶酸,可提升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急火快炒保留营养素最佳,甲状腺功能异常者需注意十字花科蔬菜摄入量。
适用于反复呼吸道感染,通过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增强细胞免疫。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含多种氨基酸和多肽,可调节Th1/Th2细胞平衡。对牛乳过敏者禁用,溶解时需使用凉开水。
从动物脾脏提取的转移因子能提高迟发型超敏反应,适用于病毒性感染反复发作者。储存时需要避光冷藏。
黄芪、白术等中药组成,改善肺卫不固型体虚易感。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无糖剂型,外感发热时暂停使用。
含槐耳菌质、枸杞等成分,用于气阴两虚导致的免疫力低下。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可能使大便颜色加深。
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可促进免疫细胞循环,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有助于淋巴细胞再生。冬季注意颈部与足部保暖,避免骤冷骤热环境转换。建议每季度进行血常规和免疫球蛋白检测,及时评估免疫功能状态。饮食调理需长期坚持,药物使用不应超过3个月且需定期复诊调整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重感冒期间可以适量吃生姜、蜂蜜、白萝卜、鸡汤、雪梨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感冒灵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复方氨酚烷胺片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的功效,有助于缓解感冒引起的恶寒、头痛等症状。生姜中的姜辣素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排汗降温。可将生姜切片煮水饮用,或加入红糖熬制成姜茶。风寒感冒患者更适合食用生姜,风热感冒患者应谨慎。
蜂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润肺止咳、抗菌消炎的作用,能缓解咽喉肿痛、干咳等感冒症状。蜂蜜中的抗氧化成分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可用温水冲服蜂蜜,或与柠檬搭配制成蜂蜜柠檬水。糖尿病患者及1岁以下婴儿不宜食用蜂蜜。
白萝卜富含维生素C和芥子油,具有清热化痰、消食化积的功效,对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食欲不振有改善作用。白萝卜中的干扰素诱生剂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可生吃、榨汁或煮汤食用,脾胃虚寒者应适量。
鸡汤含有易于吸收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能补充营养、增强体力。鸡汤中的半胱氨酸类似物具有抗炎作用,可缓解呼吸道症状。炖煮时可加入姜片、枸杞等食材,感冒发热时应避免过于油腻的鸡汤。
雪梨性凉味甘,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对风热感冒引起的咽喉干痛、咳嗽有痰效果较好。雪梨中的配糖体和鞣酸能缓解咽喉不适。可生食、榨汁或与冰糖炖煮,脾胃虚寒者应加热后食用。
感冒灵颗粒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等成分,适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该药能解热镇痛,改善感冒不适。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连花清瘟胶囊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恶寒、肌肉酸痛等。该药对病毒性感冒有一定抑制作用。孕妇及风寒感冒患者不宜使用。
板蓝根颗粒主要成分为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作用,适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等感冒症状。该药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脾胃虚寒者应慎用,服药期间忌食油腻食物。
双黄连口服液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组成,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等。该药能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炎症反应。风寒感冒者不适用,服药后可能出现轻微腹泻。
复方氨酚烷胺片为西药复方制剂,含对乙酰氨基酚、金刚烷胺等成分,可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等症状。该药能抑制病毒增殖并退热镇痛。服药期间应避免驾驶车辆,青光眼患者禁用。
感冒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每天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以促进代谢废物排出。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暖防寒。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混合用药。恢复期可适当进行温和运动增强体质,但应避免过度劳累。
中日友好医院
儿童病毒型流行性感冒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连花清瘟颗粒、抗病毒口服液、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病毒型流行性感冒主要由流感病毒引起,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联合用药。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适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该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等胃肠不适,对奥司他韦过敏者禁用。用药期间需监测儿童精神状态及症状变化。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为复方制剂,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可缓解流感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避免与其他含对乙酰氨基酚药物同服。服药后可能出现嗜睡反应,家长需注意儿童活动安全。
连花清瘟颗粒是中成药,具有清瘟解毒功效,适用于流感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肌肉酸痛等。成分含连翘、金银花等清热解毒药材,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食物。可能出现轻度胃肠反应,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复诊调整用药方案。
抗病毒口服液含板蓝根、石膏等成分,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适用于风热感冒症状。儿童用药需按体重调整剂量,糖尿病患儿慎用含糖剂型。该药物宜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刺激,用药3天症状无改善应就医评估。
布洛芬混悬液为非甾体抗炎药,用于流感伴随的高热缓解,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退热作用。6个月以下婴儿禁用,用药间隔至少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出现皮疹或持续高热应立即停药就医。
儿童流感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多饮温水,进食易消化的粥类、蔬菜水果等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加湿器维持适宜湿度。密切观察体温、精神状态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嗜睡等症状需及时复诊。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保暖防止重复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季节性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