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性肠胃炎

博禾精选结果

急性肠胃炎打针

腹泻情况严重,还需要及时的补充体液,以免身体脱水,导致电解质紊乱造成休克或者是酸中毒的现象,同时大家保持腹部保暖,避免受风着凉,饮食上一定要注意进行调整,不吃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建议大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还应该要注意,如果有合并细菌感染的话,一定要服用一些相对应敏感的抗生素来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如果有急性肠炎的情况下,情况比较严重,这个时候可以进行肌肉注射,打针来进行治疗,那么肌肉注射药物吸收会比口服药物效果要好一些,另外一般2到3天就可以痊愈,当然是要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之下。

肿瘤综合科急性肠胃炎的症状及用药方法

禚洪庆
禚洪庆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急性胃肠炎的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乏力等,可通过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诺氟沙星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盐酸小檗碱片等药物治疗。急性胃肠炎通常由病毒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免疫力低下、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恶心呕吐

急性胃肠炎早期多表现为胃部不适,胃黏膜受刺激后引发反射性呕吐。呕吐物多为未消化食物或胃液,严重时可伴随胆汁。病毒感染引起的呕吐通常持续1-2天,细菌性胃肠炎呕吐更频繁。治疗时可使用蒙脱石散吸附毒素,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呕吐剧烈者需禁食4-6小时,分次少量饮用口服补液盐散预防脱水。

2、腹痛腹泻

肠蠕动亢进导致阵发性脐周绞痛,排便后疼痛可暂时缓解。腹泻每日可达10余次,粪便呈水样或蛋花汤状,细菌感染时可见黏液脓血。诺氟沙星胶囊对细菌性腹泻有效,盐酸小檗碱片可抑制肠道分泌。需避免进食高脂高纤维食物,腹泻严重时需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3、发热乏力

病原体毒素吸收可引起低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8℃-39℃之间,伴随肌肉酸痛、头痛等全身症状。儿童可能出现高热惊厥,老年人易出现意识模糊。物理降温无效时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同时需加强营养支持。乏力症状与脱水、能量消耗有关,恢复期应保证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

4、病毒细菌感染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是常见病原体,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潜伏期1-3天。沙门菌、志贺菌污染食物后引发细菌性胃肠炎,多伴有里急后重感。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病毒性以对症为主,细菌性可选用诺氟沙星胶囊。患者餐具应煮沸消毒,便后需用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

5、饮食不当

进食生冷、变质食物或暴饮暴食会破坏胃肠黏膜屏障。过量酒精、辛辣刺激食物可造成化学性损伤,乳糖不耐受者饮用牛奶易诱发腹泻。发病初期建议食用米汤、藕粉等流质,症状缓解后过渡到稀饭、面条。恢复期2周内避免海鲜、生冷果蔬,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帮助黏膜修复。

急性胃肠炎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腹部保暖,每日监测尿量预防脱水。恢复期饮食遵循从稀到稠、从少到多原则,避免过早摄入粗纤维食物。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食品卫生,生熟食材分开处理,冰箱冷藏食品不宜超过3天,外出就餐选择卫生达标餐厅。

消化内科急性肠胃炎用药有哪些副作用

禚洪庆
禚洪庆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急性肠胃炎用药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加重、头晕头痛、皮疹瘙痒、肝肾功能异常等副作用。常用药物包括蒙脱石散、诺氟沙星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补液盐散、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具体副作用与药物种类及个体差异有关。

1、恶心呕吐

部分抗生素如诺氟沙星胶囊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引发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急性肠胃炎患者本身存在胃肠功能紊乱,用药后症状可能暂时加重。若呕吐持续需及时停药并就医,避免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用药期间建议少量多次进食清淡流质,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腹泻加重

蒙脱石散等止泻药过量可能引起便秘,而抗生素使用不当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反而加重腹泻。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否则益生菌效果受限。出现水样便或血便应立即停用,必要时需进行粪便常规检查以排除继发感染。

3、头晕头痛

口服补液盐散配制浓度过高可能引发高钠血症,表现为头晕头痛等症状。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长期使用可能影响镁吸收,导致低镁血症相关神经系统症状。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及电解质水平,避免突然体位改变,出现持续头痛需排查药物过敏反应。

4、皮疹瘙痒

诺氟沙星等抗生素可能引发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红斑、荨麻疹或瘙痒。严重时可进展为过敏性休克,需立即停药并抗过敏治疗。有药物过敏史者用药前应告知医生,初次使用后观察30分钟,出现皮肤症状需更换其他类别抗生素。

5、肝肾功能异常

奥美拉唑经肝脏代谢,长期使用可能致转氨酶升高。诺氟沙星需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用药前应检查肝肾功能指标,治疗期间避免联用其他肝毒性药物,出现乏力、黄疸或尿量减少需立即就医评估。

急性肠胃炎用药期间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饮食减轻肠道负担。避免自行联用多种止泻剂或抗生素,症状缓解后仍需按疗程规范用药。老年患者及儿童更需密切监测副作用,若持续发热超过48小时或出现意识改变,需急诊处理排除严重并发症。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微生态,但须与抗生素错时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