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降血糖什么好

发布时间:2020-01-0954559次收听

语音内容:

降血糖药物不同品种的副作用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服用。

降糖药物按作用的机理,主要有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磺酰脲类促泌剂、非磺脲类苯茴酸类衍生物促泌剂、二甲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GLP-1受体激动剂、DPP-4酶抑制剂和SGLT-2等多个品种。

降糖药共同的副作用为低血糖。α-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及胰岛素增敏剂单独使用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但与其他药物连用时仍可能发生;

双胍类的降糖药对肠胃的伤害较大,易导致消化不良,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酮尿和乳酸酸中毒;

磺脲类副作用,低血糖、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苯茴酸类衍生物促泌剂增加体重;α-糖苷酶抑制剂腹内气体增加外,肛门排气较多;胰岛素增敏剂水潴留,颜面和手脚浮肿;GLP-1受体激动剂胰腺炎病史患者禁用本药。

任何一种降糖药物都有优缺点,需应用哪种药物降糖,需从患者血糖、胰岛功能、并发症、耐受性等多方面考虑个体化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06
高血糖要注意哪些饮食
高血糖患者要注意避免摄入高糖、高钠低纤维素、高热量的食物。一、高糖分食物在日常中比较常见的有大米、面包、饼干、冰激凌、水果罐头、果冻、奶茶、山楂、香蕉、荔枝、菠萝蜜、榴莲、碳酸饮料、含糖饮料等。二、高钠低纤维食物主要包括香蕉、橘子、菠萝、芹菜、油麦菜和菠菜等。三、高热量的食物主要包括瓜子、花生、核桃仁、开心果。高血糖患者为了能更好的控制血糖,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糖类药物缓解,如酒制蜂胶。酒制蜂胶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和氨基酸类物质,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β细胞的活力,降低血糖。
血糖正常还用不用做糖耐
正常人空腹血糖是小于6.1mmol/L,餐后血糖就指的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但是这个情况下有的时候也要做糖耐量试验,比如空腹血糖或者餐后血糖都靠近不正常,比如空腹血糖到了5.9mmol/L、6.0mmol/L没到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快到7.8mmol/L了。同时可能还会有肥胖、超重,或者家里有些糖尿病的家族史等,这种情况下最好做糖耐量试验,这个是诊断糖尿病最敏感的,也能最早发现糖尿病的。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妊娠的妇女,有一种情况叫妊娠糖尿病,这种情况下血糖往往都是正常的,但是常规在妊娠的24-28周的时候,还要做糖耐量试验,这个时候也能发现一些比较特殊的也就是妊娠糖尿病,所以血糖正常的人,根据这个情况来考虑要做糖耐量试验。
语音时长 01:36

2021-07-09

68723次收听

02:08
血糖正常了还用吃药吗
如果是糖尿病的话,血糖正常了,还应该要吃药的。糖尿病人用了降血糖的药物,可以把血糖完全控制的跟正常人一样。如果停了药以后,血糖可能会反弹的。因为糖尿病是一个进展性的疾病,随着糖尿病时间的延长,胰岛功能会逐步的减退,胰岛功能减退以后胰岛素就少了,胰岛素少了以后,原来吃的药可能效果还不好了,需要加第二种药、第三种药,甚至于还要用胰岛素了。所以说,糖尿病人血糖正常了以后,一般情况下还是要坚持用药,保持长期的血糖正常,这样最好了。
02:10
血糖偏高可以吃面条吗
血糖偏高可以吃面条的。血糖偏高是空腹血糖是6.1mmol/L到小于7mmol/L,两小时血糖是在7.8mmol/L到11.1mmol/L,偏高也就是糖尿病前期,偏高还没有到糖尿病,比正常人的血糖要高一点。面条是主食,是主要的能量来源。但是血糖偏高或者尤其是得了糖尿病的人,吃面和稀饭煮的比较烂,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很短,很快肠道就吸收了,所以吸收可能会快一点,所以会出现餐后血糖偏高,这样会升高餐后血糖。所以吃面吃正常的煮的面,千万不要把它煮烂了,否则对餐后血糖升高有影响。
02:05
血糖升高能吃火龙果吗
糖尿病人可以吃火龙果,如果火龙果不太甜还可以多吃一点,如果比较甜可以少吃一点,但糖尿病人火龙果吃的时候不是作为加餐来吃,一定要作为一天中间饮食总热量的一部分,也就是如果吃了火龙果,其他的水果或者甚至于其他的主食,米、面要稍微少吃一点。所以糖尿病可以吃火龙果,其他水果,尤其是糖分不太甜的都可以吃一点,看看甜不甜,如果不甜就吃一点,如果太甜了,像苹果、香蕉、大枣特别甜,尽量少吃,所以可以吃,但是要注意量。
测血糖手上有汗水会准吗
监测过程中,手指有汗水,监测的血糖结果往往偏低。手上有汗水,会使血液稀释,使血糖监测结果偏低。糖尿病患者自血糖监测准确性,对临床降糖药物调整尤为关键,一定要正确监测血糖。患者在治疗中需要血糖仪定期自血糖监测。患者在监测血糖前,注意把双手洗干净,避免沾有汗水、果汁等含糖分的物质,否则检测结果会偏高,注意扎手指位置在手指侧边,血液丰富。第一滴血要弃去,取第二滴饱满血滴进行监测。才能更好监测血糖,更好指导降糖药物的调整。
语音时长 01:30

2020-08-13

61461次收听

吃了方便面血糖多久能恢复
吃了方便面血糖多久能恢复正常,取决于糖尿病患者病史的长短、胰岛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而定。病史短,胰岛功能损伤较轻的,5到6个小时血糖降到正常;如果病史长,一道功能损伤重,会出现持久性的血糖升高,需要降糖药五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不建议进食方便面,方便面为油炸食品,含有的热量高,同时含有的营养元素少。糖尿病患者进食方便面后,可以引起餐后血糖的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建议进食方便面。在临床中,如果糖尿病患者进食了方便面,可以引起餐后血糖的升高。如果糖尿病患者病史较短,胰岛功能损伤较轻。进食方便面后,可以引起餐后血糖的升高。通过体内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可以经过5到6个小时血糖降到正常。对于糖尿病病史较长,胰岛功能损伤较重患者,进食方便面后可以引起餐后血糖的剧烈升高,引起餐后血糖的波动。因为胰岛功能差,不能分泌相应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往往可以出现持久性的血糖升高,需调整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达标。所以临床上糖尿病患者不建议进食方便面,尤其对于糖尿病病史较长,胰岛功能损伤较重患者,不建议进食方便面。
语音时长 01:44

2020-08-13

64182次收听

血糖升高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主要是与三大个,一个是饮食的摄入导致血糖升高,还有就是内源性导致的,并且在剧烈活动或机体缺氧的时候也是可以导致血糖升高的,血糖比较高的人要注意饮食上面的调整,避免血糖过于高引起糖尿病。
糖尿病喝什么茶降血糖
高血糖很容易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会导致身体出现不适。因此在出现糖尿病以后,需要积极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并且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服用合适的茶饮。通过服用绿茶、普洱茶、桑叶茶等茶饮,可以起到降低血糖的效果。而在苦瓜茶和西洋参茶中,含有皂苷,能够对血糖起到调节作用。
高血糖的忌吃食物
在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应特别注意饮食,合理的饮食控制可以有效缓解和控制血糖升高产生的不适症状。对于糖尿病患者,有些食物最好不要吃,例如白糖,红糖,甜点,蜜饯水果,冰淇淋,饮料,山药,红薯,蜜饯等。
餐后血糖高吃什么药
餐后血糖高建议使用胰岛素制剂来控制血糖,还有短效磺脲类的药物也可以使用。此外,还有各种抑制剂针对餐后血糖高的治疗效果都比较好。其中阿卡波糖的应用率是比较高的,降糖的效果非常的不错。
血糖高的症状有哪些
轻度的血糖增高是没有明显的症状的,重度的血糖增高可以有典型症状,也是我们常说的三多一少的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这是血糖高典型的症状。但是如果血糖进一步的增高,可能会引起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以及腹泻,还有神经系统的改变,比如说烦躁,精神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瞻望、昏迷。有一部分患者可以血糖慢性长期的增高,可会出现慢性并发症的出现,比如说视力的下降双手,双脚就有袜套样改变,下肢感觉的减退,温觉障碍,痛觉障碍,痛觉过敏或者有手脚的冰凉,另外可以会出现心慌,还有出现皮肤瘙痒,还会出现皮肤溃烂,外阴瘙痒,尿道感染等等,经久不愈这些症状。
语音时长 01:36

2019-12-09

57166次收听

高血糖要注意什么
高血糖的患者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第一,要注意选择合理的水果,比如说含糖量比较高的一些水果,比如香蕉、荔枝,这些就要尽量少吃。第二,要注意避免甜食,一些含糖的食物要尽量少吃。第三,对血糖高的患者,平时要遵循少吃多餐,定时定量,不可暴饮暴食,还要细嚼慢咽,以清淡为主,不要吃得过快或者是过饱。第四,对于脂肪高的、胆固醇高的食物要尽量避免,比如说肥肉、动物内脏以及动物油等。第五,在营养方面要注意荤素搭配,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脂肪按照比例进行进食。第六,在两餐之间可以少量地进食。对于血糖高的患者,在烹调的时候尽量去掉脂肪,避免油炸,油炸的烹调方式,可以采取一些凉拌或者是炖、蒸、煮的方法,尽量减少油脂的摄入。第七,避免一些油脂高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的食物,还可以吃一些粗粮或者含钙高的食物。
语音时长 02:02

2019-11-27

67035次收听

孕妇高血糖怎么办
孕妇血糖高分两种,一种是怀孕前孕妇本身就血糖高,怀孕之后血糖控制更不稳定,这种情况若怀孕前口服药物,怀孕之后尽早要改成胰岛素。第二种就是孕前没有糖尿病,孕后尤其是28周之后才逐渐出现糖耐量的异常,这种情况可以先进行饮食运动控制,若控制不好,也是尽早的加用胰岛素。
01:39
中药降血糖效果怎么样
中药降血糖效果好不好不能一概而论,中药降血糖有两个原则:第一是轻微的血糖不是特别高的时候不要急于用西药,先用中药治疗,血糖有可能很快就可以稳定。第二,在西医大夫指导下用西药但是效果始终不理想时,要配合中药。第三,中药使用无效果时配合使用西药。有的患者只看中医不看西医,有的只看西医不看中医,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