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消化道出血症状

发布时间:2020-03-1854170次收听

语音内容:

消化道出血症状为解柏油样大便或者是呕吐咖啡色样物甚至暗红色,或鲜红色血液,贫血,肠源性的氮质血症,发烧,休克或者休克前的症状。

消化道出血分为上消化道以及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以上的部位的出血。

一、解柏油样大便或者是呕吐咖啡色样物,少量是大便颜色加深,出血量比较大的就出现柏油样大便。出血量更大而来不及经过肠道排出,出现呕吐,会出现呕吐咖啡色样物,或者是呕吐暗红色,或者是鲜红色血液。

二、贫血,在短时间之内出现大量的失血,会出现贫血的症状,会有头晕、心慌、乏力、心动过速症状。

三、肠源性的氮质血症,做大生化的检查,发现肌酐是正常,尿素氮升高,就叫肠源性的氮质血症。

四、发烧,指体温超过37.5℃及以上,许多消化道出血会出现发热的症状,指出血之后的话会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改变,引起患者体温的升高。

五、消化道出血之后较多引起来的休克或者休克前的症状,会有头晕、心慌、乏力等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症状是便血,如果是左半结肠出血,就是便血或者便后的滴血,如果是右侧的消化道出血,会解暗红色的血液便。如果来源于空肠或者是回肠,短期的大量的出血患者大便的颜色表现为鲜红色的出血,出血量比较大的会有休克或者休克前的症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不小心吃了鸡骨头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如果不小心吃了鸡骨头,需要采取的措施有保持冷静、避免进一步进食、喝水、观察身体反应、就医咨询等。具体分析如下:
便血鲜红色无疼痛能自愈吗
一般来说,便血鲜血无疼痛有几个可能性,第一个可能是痔疮,第二个也有可能是结直肠息肉,第三个很有可能是结直肠肿瘤,第四个还有可能是肠道的血管畸形。所以如果是便血无疼痛,我们也建议患者去做肠镜看一看,至少我们得需要排除一下有没有结直肠癌,有没有血管性畸形,有一些早期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也是没有疼痛的。所以我们就不要想着便血没有疼痛,以为是个痔疮就能自愈。还是得需要找消化科或者是肛肠科医生来看一看,做一下相关的检查。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12

105894次收听

大便出血刺痛是肠癌吗
大便出血刺痛在消化或者肠道门诊是很常见的疾病。首先说便血的原因,排在首位的就是结直肠癌和结直肠的息肉,这个是最常见的;其他包括肠道炎症性的一些疾病,包括细菌性感染、寄生虫感染、非特异性的肠炎、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等;还有一部分是血管性的一些疾病,包括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畸形、异位静脉曲张、肠血管瘤还有血管畸形;还有一部分是肠壁的结构异常,比如梅克尔憩室、肠套叠;还有一部分包括肛管的一些疾病,比如痔疮、肛裂、肛管的肿瘤等。这些所有的会引起大便出血的疾病都有可能会出现刺痛的情况。所以单纯凭症状说便血加刺痛就等于肠癌有点不太靠谱,靠谱的办法是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之下做肠镜看一看,必要的时候取个病理。
语音时长 01:14

2021-05-12

100525次收听

大便颜色金黄正常吗
大部分人群的大便颜色还是呈黄色或者是深黄色的,因为食物在胃、小肠、大肠经过胃液的溶解、小肠分泌的液体的充分浸泡以及分解、在大肠经过了水分的吸收,然后食物的残渣到了直肠肛门的附近。中间混合有胆汁,就是经过胆囊的浓缩排泌,混合之后大部分人的大便是黄色或者是金黄色。但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如果有少量的消化道的出血,比如几毫升的消化道出血,这个时候大便颜色也是金黄色的,但是这个时候查大便潜血可能就是阳性或者是弱阳性。所以即便是在大便颜色正常的情况之下我们也需要警惕一些疾病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16

2021-05-12

95495次收听

大便里有血严重吗
大便里有血就是我们常说的便血,便血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其实也是很常见的症状。他有以下的一些病因学,最常见的是大肠癌和大肠息肉;另外包括一些肠道炎症的病变,比如细菌性的感染、寄生虫的感染、非特异性的肠炎、抗生素相关性的肠炎、缺血性肠炎、放射性肠炎;还有一部分血管性的病变,比如我们偶尔见到的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畸形、肠血管瘤以及异位静脉曲张等;还有一部分是肠道的结构异常,比如梅克尔憩室、肠套叠等;还有一部分是肛管的疾病,比如肛裂、痔疮、肿瘤等。所以大便里有血可轻可重,轻可能就是单纯的痔疮,重可能包括血管畸形甚至消化道肿瘤。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12

89916次收听

消化道出血可以手术吗
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以及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大多数的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达到止血效果。如内科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介入等治疗措施,相对外科治疗是比较少,但是如少数的消道出血比较严重的,就需要外科手术治疗了,多见于大动脉的出血,还有十二指肠球部、贲门、胃底的大血管的出血,药物和内镜下肽夹等止血措施难以止血者,就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还有食管癌、胃癌、肠癌等癌性出血的还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11

2021-04-16

110640次收听

消化道出血与肝癌有关吗
消化道出血有可能与肝癌有关,但是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临床上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有很多。比如消化道自身产生了炎症、机械损伤、血管疾病、肿瘤等因素,也可以是消化道临近器官疾病导致。
02:19
做胃镜前的注意事项
做胃镜检查前要排除胃镜的禁忌症,如心脏病和消化道穿孔等,还要注意排除传染性疾病。做胃镜前天晚上八点之后不能吃喝。做胃镜前需要先去医院就诊,判断是否有胃镜的适应症。一般来说,有上消化道症状的病人都可以做胃镜检查。但在做胃镜之前一定要排除有没有做胃镜的禁忌症,如有严重的心脏疾病,如心绞痛、心梗、严重的呼吸衰竭等,不能做胃镜检查。其次,消化道有穿孔的患者,也不能做胃镜。做胃镜之前,为了防止交叉感染,要做血液检查,排除传染病,常见需要排除传染病是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等等。另外,做胃镜的前天晚上八点后不能吃喝,以免影响第二天胃镜的检查。
02:36
消化道出血吃什么药
消化道出血分为上消化道以及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是指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以上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学包括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以及胃癌出血,治疗首先不是吃药,是明确病因学,如消化性溃疡急性活动性出血需入院输液、输血、抑制胃酸分泌等治疗,而不是口服药物,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胃癌出血更重。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以下的出血,包括空回肠,结肠直肠病变和痔疮出血,下消化道出血首先不是吃药止血,而是明确病因学。如结肠息肉可能做息肉套扎治疗就可以,如肠癌可能内科、内镜下的治疗效果不佳,需外科手术治疗,而痔疮出血,需到肛肠科治疗,而空回肠出血可能需小肠镜的检查和治疗。
02:29
消化道出血的危害有哪些
消化道出血的危害可轻可重,可轻,如单纯痔疮出血,表现便后滴血,给予痔疮膏外用就可,如消化性溃疡,轻度的黏膜损伤引起少量的出血,这时候仅大便潜血阳性或仅大便颜色变深。比较急的重症的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癌出血、大量饮酒后引起的贲门黏膜撕裂出血,这时短时间内有大量的出血,轻的是贫血,重的会出现失血性的休克,甚至死亡,如血管畸形引起的出血,会在短时间之内出血量达到数百,甚至上千毫升,有可能会危及到生命,而息肉肿瘤出血是结肠黏膜表面引起来的失血,出血量虽不会那么大,但疾病本身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如结肠癌腹腔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虽然便血量不大,但损伤是非常大的。
02:26
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是什么
消化道出血分为上和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以上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学包括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以及胃癌引起的出血,另外其他病因如大量饮酒之后引起的贲门黏膜撕裂。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以下的部位的出血包括空肠、回肠、结肠直肠以及痔疮的出血,其中90%是结直肠的病变包括腺瘤、息肉、肿瘤,而空回肠病变相对比较少见,包括腺瘤、息肉、血管畸形,还有痔疮的出血。另外还有全身类的疾病,如凝血机制障碍、肾病综合症等,表现是便血或呕血、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消化道出血,如难诊断需要住院做进一步的相关的检查,如胃镜、肠镜、选择性动脉造影,不明原因的甚至剖腹探查。
02:1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科门诊很大比例的疾病,在各级医院都比较常见,经常表现是上腹的隐痛、不适、反酸、腹胀等,经过详细的检查后,如胃镜、肠镜、腹部CT、核磁、超声、钡餐,不能够诊断明确,这时叫功能性消化不良,一般分为两个类型。第叫餐后不适综合征,第二个上腹痛综合症。餐后不适综合征是指进食之后出现腹胀、腹部不适等症状,但没有明确的腹痛,而腹痛综合征指进食后出现比较明显的腹痛,但经过一段时间腹痛可以得到明显缓解,总体来说消化性不良是排除性的诊断,需要排除胃肠、胰腺、心脏等邻近器官的器质性的疾病后,才能够给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
消化道出血如何护理
消化道出血引起的原因是比较多的,但是在恢复期间一定要注意护理,首先就是要监测这个病情状况,另外就是需要家人配合医生治疗,及时关注患者的心情变化以及各项方面的标准。还有需要注意的就是要记录患者的出血量以及血压记录。
直肠黑便是怎么回事
直肠黑便的出现,首先有可能跟患者服用了一些诸如番泻叶以及大黄,此外,还有芦荟等药物而诱发的;其次,有可能是结肠以及直肠黑变病所诱发的;最后,还有可能跟患者出现了上消化道出血有很大的关系,需要先检查后治疗。
大便是黑色的是怎么回事
大便是黑色的原因主要分为非病理性和病理性原因,非病理性原因包括饮食不规律、吃了黑色素较多的食物、服用了某些药物,一般这种情况不需要特殊治疗。病理性原因包括胃肠部出血、消化道疾病、消化道出血、血液疾病、全身感染疾病,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