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齿前突如何矫正

整形外科编辑 医颗葡萄
156次浏览

关键词: #矫正

前齿前突可通过佩戴矫治器、正颌手术牙齿矫正器、功能性矫治器、隐形矫治器等方式矫正。前齿前突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口腔习惯、牙齿排列异常、颌骨发育异常、乳牙早失等因素有关。

1、佩戴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或活动矫治器可逐步调整牙齿位置,适用于轻中度前突。矫治器通过持续施加压力使牙齿移动至正常位置,需定期复诊调整力度。常见矫治器包括金属托槽、陶瓷托槽等,矫正周期通常需要1-3年。矫正期间需避免过硬食物,保持口腔清洁。

2、正颌手术

严重骨性前突需配合正颌手术矫正颌骨位置。手术通过截骨调整上下颌骨关系,改善面部轮廓。术前需进行牙齿矫正排齐牙列,术后需配合颌间牵引固定。手术风险包括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恢复期需流质饮食。该方式适用于成年后骨骼定型者。

3、牙齿矫正器

传统金属托槽或舌侧矫治器可有效内收前突牙齿。通过弓丝施加回缩力,配合橡皮筋牵引增强效果。矫正过程中可能出现牙齿酸痛、口腔溃疡等不适。需每4-6周复诊更换弓丝,全程需配合佩戴保持器防止复发。矫正效果与患者年龄、配合度密切相关。

4、功能性矫治器

适用于生长发育期儿童的肌功能矫治器可引导颌骨正常发育。通过改变口周肌肉力量平衡,纠正吮指、口呼吸等不良习惯。常用类型包括Frankel矫治器、Twin-block矫治器等,需每天佩戴12小时以上。最佳干预年龄为8-12岁,可减少成年后手术概率。

5、隐形矫治器

透明牙套通过计算机设计逐步移动牙齿,美观性优于传统矫治器。每2周更换新牙套,适合轻度前突及对美观要求高者。需每日佩戴20-22小时,进食时取下。可能出现牙套边缘磨嘴、语音暂时受影响等情况。矫正效果依赖患者自觉性,复诊间隔可延长至8-12周。

矫正期间应避免啃咬硬物,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齿,配合牙线清洁矫治器周围。术后或矫正结束后需长期佩戴保持器,定期复查防止复发。儿童患者家长应监督佩戴时间,及时纠正不良口腔习惯。成年患者矫正前需治疗牙周疾病,吸烟者建议戒烟以提高矫正效果。若出现矫治器损坏或严重不适,应及时就诊调整。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