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自然衰老造成的,无须治疗吗

骨质疏松症并非单纯由自然衰老引起,需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骨质疏松症可能由钙质流失加速、雌激素水平下降、维生素D缺乏、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钙治疗、抗骨吸收药物、激素替代疗法、生活方式调整、预防跌倒等方式干预。
1、钙质流失加速:
随着年龄增长,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同时肾脏排钙增加,导致骨钙持续流失。这种情况需通过增加乳制品、豆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枸橼酸钙等钙补充剂,配合骨化三醇促进钙吸收。
2、雌激素水平下降:
女性绝经后雌激素骤减会激活破骨细胞,造成骨量快速丢失。针对这种情况可采用雷洛昔芬等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或经专业评估后进行低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需定期监测乳腺和子宫内膜安全性。
3、维生素D缺乏:
日照不足或肝肾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活化,导致骨矿化障碍。建议每天裸露四肢晒太阳15-30分钟,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缺乏者可补充骨化三醇或阿法骨化醇,并配合监测血钙浓度。
4、糖皮质激素影响:
长期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这类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同时控制激素用量,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每1-2年进行骨密度复查。
5、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素分泌过多会加速骨转换,常见骨痛和椎体压缩骨折。需先控制甲亢原发病,同时给予降钙素抑制骨吸收,严重者可选用特立帕肽等促骨形成药物,并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病理性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应保证每日1000-1200毫克钙摄入,选择牛奶、虾皮、黑芝麻等高钙食物;进行太极、散步等负重运动刺激骨形成;居家环境安装防滑垫和扶手;每年定期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避免吸烟、酗酒、过量咖啡因等加速骨量流失的不良习惯。出现身高缩短4厘米以上或突发剧烈背痛时需立即就医排查椎体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