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杂音听诊部位和听诊特点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55次浏览

关键词: #心脏 #心脏杂音

心脏杂音听诊部位主要包括主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二尖瓣区、三尖瓣区及胸骨左缘,听诊特点与杂音性质、传导方向及心动周期时相相关。

1、主动脉瓣区:

位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主要听取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产生的杂音。主动脉瓣狭窄杂音呈喷射性、粗糙递增-递减型,向颈部传导;关闭不全杂音为舒张期叹气样,向心尖部传导。听诊时需注意杂音强度与呼吸的关系。

2、肺动脉瓣区:

位于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常见于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狭窄杂音为收缩期喷射性,向左锁骨下传导;肺动脉高压可闻及舒张期吹风样杂音。该区杂音在吸气时增强,呼气时减弱。

3、二尖瓣区:

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主要识别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狭窄杂音为舒张中晚期隆隆样,局限不传导;关闭不全杂音为全收缩期吹风样,向左腋下传导。听诊时宜取左侧卧位更清晰。

4、三尖瓣区:

位于胸骨左缘第四、五肋间,三尖瓣关闭不全杂音呈收缩期吹风样,吸气时增强;狭窄杂音较少见,为舒张期隆隆样。该区杂音易与二尖瓣杂音混淆,需结合其他体征鉴别。

5、胸骨左缘:

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是室间隔缺损和肥厚型心肌病的典型听诊区。室缺杂音为全收缩期粗糙响亮,向心前区广泛传导;肥厚型心肌病杂音呈喷射性,Valsalva动作时增强。

心脏杂音听诊需在安静环境下进行,配合呼吸变化及体位调整。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高盐饮食,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发现异常杂音应及时完善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听诊技巧需通过长期实践掌握,非专业人员不宜自行判断。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