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妊娠1型2型3型什么意思

妇产科编辑 医心科普
26次浏览

关键词: #妊娠

切口妊娠1型、2型、3型是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分型,主要根据孕囊着床位置与瘢痕关系及子宫肌层浸润程度划分。

1型:孕囊部分着床于瘢痕处,肌层浸润较浅。超声显示孕囊向宫腔生长,瘢痕处肌层厚度大于3毫米。此型可选择药物保守治疗,常用甲氨蝶呤抑制滋养细胞增殖,配合超声监测孕囊变化。治疗期间需警惕阴道出血及血β-HCG水平波动。

2型:孕囊完全着床于瘢痕凹陷内,肌层浸润较深。超声见孕囊位于子宫前壁下段,瘢痕处肌层厚度1-3毫米。此型需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阻断血供,后行宫腔镜下妊娠物清除术。术后需监测子宫复旧情况,预防宫腔粘连。

3型:孕囊向膀胱方向生长,肌层浸润深度超过浆膜层。超声显示瘢痕处肌层菲薄或中断,孕囊周围血流丰富。此型需紧急行子宫瘢痕修补术,必要时需子宫切除术。术中需注意输尿管走行,避免邻近器官损伤。

混合型:同时具备两种分型特征。孕囊可部分突向宫腔,部分向膀胱方向生长。治疗需个体化制定方案,可能需分阶段实施栓塞术与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术后需长期随访子宫瘢痕愈合情况。

特殊类型:包块型切口妊娠。表现为瘢痕处不均质包块伴血流信号,血β-HCG升高不明显。易误诊为滋养细胞肿瘤,需通过病理检查确诊。治疗多采用病灶切除术联合瘢痕修补。

确诊切口妊娠后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增加腹压动作。饮食宜高蛋白、高铁,补充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术后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严格避孕1-2年。再次妊娠需提前评估子宫瘢痕状态,孕早期需加强超声监测。出现下腹坠痛或异常阴道流血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