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室顺应性减低是怎么回事

左心室顺应性减低可能由心肌纤维化、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淀粉样变性、肥厚型心肌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手术干预、定期监测、原发病控制等方式改善。
心肌组织被纤维结缔组织替代会导致心室壁僵硬,常见于心肌炎后遗症或长期心肌缺血。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室舒张功能异常时需联合心脏磁共振评估纤维化程度。治疗需使用抗纤维化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同时控制基础心脏病进展。
长期血压升高使左心室向心性肥厚,心肌细胞排列紊乱降低舒张顺应性。这类患者常伴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动态血压监测可发现血压昼夜节律异常。除规范使用降压药外,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至每日4克以下。
慢性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心室壁运动不协调。这类患者多有劳力性胸痛病史,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病变程度。血运重建术后配合使用改善心肌代谢药物如曲美他嗪,能部分恢复心室舒张功能。
异常蛋白沉积使心肌组织僵硬,属于限制型心肌病的一种。特征性表现为低压性心力衰竭和心电图低电压,需通过心肌活检确诊。针对转甲状腺素蛋白型可使用基因沉默疗法,轻链型则需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
基因突变导致心肌异常增厚,舒张期心室充盈受阻。这类患者易发生运动后晕厥,心脏超声显示室间隔不对称肥厚。治疗可选用负性肌力药物如维拉帕米,严重流出道梗阻需考虑室间隔切除术。
日常需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竞技性运动。饮食采用地中海模式,增加深海鱼类和坚果摄入。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可缓解夜间呼吸困难。每月监测体重变化,3天内增长2公斤需就诊。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和利钠肽水平,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加重水钠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