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为什么会缺钙 老人缺钙的几个主因剖析

健康生活编辑 医言小筑
20次浏览

关键词: #缺钙

老人缺钙可能由钙摄入不足、维生素D缺乏、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激素水平变化、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钙摄入不足:

老年人饮食结构单一,乳制品、豆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摄入量不足。部分老人因牙齿脱落或消化功能减弱,减少高钙食物的选择。长期低钙饮食导致钙储备持续消耗,最终引发缺钙症状。

2、维生素D缺乏:

老年人户外活动减少导致皮肤合成维生素D不足,而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关键物质。同时肝肾代谢功能下降影响维生素D活化,进一步加剧钙吸收障碍。维生素D缺乏会显著降低肠道对钙质的吸收率。

3、消化吸收下降:

随年龄增长,胃酸分泌减少影响钙离子解离,肠道绒毛萎缩导致吸收面积减小。慢性胃炎肠炎消化道疾病会破坏钙吸收环境。吸收功能衰退使食物中的钙难以被充分利用。

4、激素水平变化: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骤降,男性睾酮分泌减少,这两种激素具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作用。激素失衡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钙质从骨骼中大量流失。甲状旁腺激素调节异常也会影响钙代谢平衡。

5、慢性疾病影响:

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会导致钙磷代谢紊乱,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会干扰钙吸收。长期卧床患者因缺乏力学刺激加速骨量丢失。这些病理因素共同构成继发性缺钙的重要诱因。

建议老年人每日保证3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摄入,适当食用豆腐、芝麻酱等富钙食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晒太阳20-3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负重运动刺激骨形成。合并慢性疾病者需定期监测血钙和骨密度指标,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补充。注意烹饪时避免过度焯水造成钙质流失,可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蔬果提高吸收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