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软化病的X线表现是什么

骨质软化病的X线表现主要包括骨密度降低、骨小梁模糊、假性骨折线、骨骼变形及生长板增宽。
骨质软化病早期X线可见全身性骨密度降低,表现为骨皮质变薄、骨纹理稀疏,常见于脊柱、骨盆等承重部位。由于骨矿化不足,骨骼整体呈现透亮度增加,与骨质疏松的鉴别要点在于伴随骨小梁结构的特殊改变。
骨小梁边缘模糊是特征性表现,因未矿化的类骨质堆积导致正常骨小梁结构消失,呈现毛玻璃样改变。这种变化在长骨干骺端尤为明显,可能与成骨细胞活跃但矿化受阻的病理过程相关。
又称Looser带,表现为垂直于骨皮质的透亮线,边缘伴轻度硬化带,多对称出现在肩胛骨腋缘、股骨颈内侧等应力集中区域。这是未矿化类骨质在机械应力下微骨折后的修复表现,具有诊断特异性。
长期病变可导致椎体双凹变形、骨盆三角形畸形、下肢弓状弯曲等。儿童患者可见方颅、肋骨串珠等佝偻病样改变,与骨骼承受压力后发生的塑性变形有关。
儿童患者X线显示骨骺板显著增宽、不规则,干骺端呈杯口状膨大伴毛刷样改变。这与软骨细胞持续增殖但矿化障碍相关,是活动期病变的典型征象。
骨质软化病患者需保证每日1000-1200毫克钙质摄入,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及豆制品,同时配合维生素D强化食品或日照补充。建议进行低强度负重运动如步行、太极拳以刺激骨形成,避免高冲击运动防止病理性骨折。定期监测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严重骨骼畸形需在纠正代谢紊乱后考虑矫形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