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胆囊炎的症状有哪些

萎缩性胆囊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餐后腹胀、恶心呕吐以及黄疸。萎缩性胆囊炎是慢性胆囊炎的一种特殊类型,胆囊壁因长期炎症导致纤维化萎缩,功能逐渐丧失。
患者常感到右上腹持续性隐痛或钝痛,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这种疼痛与胆囊收缩功能减退、胆汁淤积有关,尤其在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疼痛程度通常较急性胆囊炎轻,但持续时间更长。
由于胆囊萎缩导致胆汁分泌不足,患者会出现脂肪消化吸收障碍。典型表现为进食后嗳气、反酸、胃部不适,对高脂食物耐受性明显下降,可能伴随大便次数增多或脂肪泻。
胆囊收缩功能受损使胆汁排放紊乱,食物特别是脂肪类物质无法被充分乳化消化。患者常在进食后出现明显腹部胀满感,可能伴有肠鸣音亢进,严重时会影响正常进食量。
胆汁排泄异常会刺激胃肠道神经反射,引发恶心感。在急性发作期或进食不当后可能出现呕吐,呕吐物常含有胆汁成分。长期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
当萎缩的胆囊压迫胆总管或合并胆管结石时,可能出现皮肤巩膜黄染。黄疸程度与胆道梗阻严重性相关,可能伴随尿液颜色加深和大便颜色变浅,这种情况提示病情已进展至较严重阶段。
萎缩性胆囊炎患者需特别注意饮食管理,建议采用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模式,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严格限制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摄入。可适当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12和叶酸。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引发腹痛发作。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胆囊状况,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黄疸加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