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越来越差是什么原因

记忆力减退可能由睡眠不足、精神压力过大、营养缺乏、脑血管病变、阿尔茨海默病等原因引起。
长期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影响海马体功能,该区域负责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连续熬夜会导致注意力分散、信息编码能力下降,表现为忘记近期事项。建议保持每天7-9小时规律睡眠,午间可进行20分钟短时休息。
慢性压力促使皮质醇持续分泌,这种激素会损伤大脑前额叶皮层与海马体神经元。焦虑抑郁状态还会降低大脑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临床常见工作压力大者出现丢三落四、话到嘴边遗忘等现象。正念冥想和规律运动能有效缓解压力。
维生素B12、叶酸缺乏会影响髓鞘合成,导致神经信号传导延迟。Omega-3脂肪酸不足则会影响突触可塑性,表现为学习新事物困难。均衡摄入深海鱼、坚果、深色蔬菜等食物,必要时可检测血清营养素水平。
脑动脉硬化、腔隙性梗死等疾病会造成脑组织慢性缺血,患者除记忆力下降外,常伴有头晕、行走不稳等症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定期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控制血压血糖可延缓认知功能衰退。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以近事遗忘为特征,伴随时间地点定向障碍。病理检查可见大脑皮层β-淀粉样蛋白沉积。65岁以上人群若出现持续加重的记忆障碍,应尽早就诊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和影像学评估。
日常可进行认知训练如背诵诗词、玩益智游戏,每周3次30分钟有氧运动能促进脑部血液循环。饮食注意补充富含磷脂酰胆碱的鸡蛋、大豆,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发现记忆衰退持续加重需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