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出现贫血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老年人贫血可能由营养缺乏、慢性疾病、造血功能障碍、药物副作用及消化道出血等原因引起。
铁、叶酸和维生素B12摄入不足是常见诱因。老年人咀嚼功能减退、消化吸收能力下降,易出现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长期素食或饮食单一会加剧营养失衡,需通过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食物补充造血原料。
慢性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会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或铁代谢异常。这类贫血通常伴随原发病症状,如水肿、关节疼痛等,需控制基础疾病同时配合铁剂治疗。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病会直接抑制造血功能。表现为顽固性贫血伴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需通过骨髓穿刺确诊,严重者需输血或造血干细胞移植。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引发消化道隐性出血,部分降压药和化疗药物会抑制骨髓造血。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常规,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胃溃疡、结肠息肉等疾病引起的慢性失血是老年男性贫血主因。黑便、呕血是典型症状,需通过胃肠镜明确出血点,同时补充铁剂纠正贫血。
建议老年人定期检测血常规,贫血患者可适量增加红肉、菠菜、黑木耳等富铁食物,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改善循环功能,避免浓茶影响铁剂吸收。出现头晕、心悸加重时应及时就医排查恶性肿瘤等隐匿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