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引起瘫痪吗 腰椎间盘突出症暗藏这几个危害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引起瘫痪,但概率较低,其危害主要包括神经压迫、活动受限、肌肉萎缩、大小便功能障碍及慢性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严重程度与突出部位、神经受压程度密切相关。
椎间盘突出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导致下肢麻木、刺痛或无力。严重时可能引发马尾综合征,表现为会阴部麻木、排尿困难。早期可通过牵引、理疗缓解压迫,重度需手术解除压迫。
突出椎间盘刺激神经会引起腰部剧痛,患者常采取强迫体位避免疼痛。长期姿势代偿可能引发脊柱侧弯,关节活动度下降。急性期需卧床制动,恢复期应进行核心肌群训练改善稳定性。
神经长期受压会导致支配区域肌肉营养不良,出现股四头肌、胫前肌等肌群萎缩。肌肉体积减少会进一步降低关节稳定性。需通过电刺激治疗结合渐进式抗阻训练恢复肌力。
严重中央型突出可能压迫支配膀胱直肠的骶神经,导致尿潴留或大便失禁。这种情况属于急诊手术指征,需在24小时内行椎间盘切除减压术以避免不可逆损伤。
长期神经根炎症可发展为神经病理性疼痛,表现为自发性放电痛、触诱发痛。这种疼痛对常规止痛药反应差,需使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避免久坐久站,每1-2小时变换体位;睡眠选择硬板床,侧卧时双膝间夹枕减轻脊柱压力;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促进神经修复,适量摄入蛋白质预防肌肉流失;康复期可进行游泳、平板支撑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量需在专业指导下循序渐进。出现下肢无力或二便异常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