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患儿的早期表现是什么

营养不良患儿的早期表现主要有体重增长缓慢、皮下脂肪减少、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免疫力下降。
患儿体重低于同龄儿童正常值,生长曲线出现明显偏离。长期能量摄入不足导致机体分解自身脂肪和肌肉供能,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增长幅度显著低于标准。需定期监测生长指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热量摄入。
腹部、四肢及面部皮下脂肪层变薄,皮肤弹性降低。严重时可出现肋骨明显凸起、四肢肌肉萎缩。这是机体动员脂肪储备的典型表现,需及时补充优质脂肪如植物油、坚果泥等食物。
患儿活动减少,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表情淡漠。蛋白质-能量不足影响神经递质合成,导致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需保证足量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羹、鱼肉泥等易消化食物。
进食量明显减少,对食物兴趣下降。消化酶分泌不足和胃肠蠕动减弱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形成恶性循环。可通过少量多餐、食物多样化刺激食欲,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助消化药物。
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疾病,恢复期延长。蛋白质缺乏影响免疫球蛋白合成,维生素A、锌等微量营养素不足削弱黏膜屏障功能。需补充含维生素A的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食物。
营养不良患儿日常护理需注重饮食营养密度提升,选择易消化吸收的糊状或半流质食物,如强化营养米粉、肉末粥等。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逐步增加蛋黄、瘦肉、乳制品等高蛋白食物比例。适当进行被动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生长激素分泌。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变化,及时就医评估是否存在吸收不良等病理因素。注意餐具消毒与食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加重营养不良状态。